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2 18:22:48
梵語是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于學術和宗教性質的專門用語。
梵語是古代印度的標準書面語。原是西北印度上流知識階級的語言,相對于一般民間所使用的俗語(Prakrit)而言,又稱為雅語。我國及日本依此語為梵天(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所造的傳說,而稱其為梵語。字面意思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語言。
廣義而言,梵語包括3種:吠陀梵語,史詩梵語和古典梵語,而狹義的梵語只指古典梵語。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語言中,梵語文獻的數量僅次于漢語,遠遠超過希臘語和拉丁語,內容異常豐富。廣義的梵語文獻包括:印度古代婆羅門教的圣典—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以及大量的梵書、經書、奧義書等;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記。此外,它還包括大量的語法書、寓言故事集,以及醫學、自然科學、文藝理論等著作;用古典梵語,也就是狹義的梵語,寫成的印度古典文學作品,更是文采斐然,影響深遠。其中佛教的大乘經典部分便是最為人熟知的例子。原始佛教的經典,原來用俗語寫成,后來才逐漸梵語化,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佛教梵語或混合梵語。但在十世紀以后,由于近代印度之各種方言甚為發達,又加上回教徒入侵印度,梵語乃逐漸喪失其實際的勢力,僅以古典語的地位存在。
現今出版梵本所用的文字,稱為“天城體”(Devanagari),是以七世紀時中印度產生那格利(Nagari)字體為基礎,發展到十一世紀而確立下來的適合書寫的字體。其實,古代印度所通行的文字有很多種,凡由梵書(Brahmi或Brahmilipi,布拉夫米文)字母衍生而成的文字,如悉曇等,皆可稱為梵字。
梵語語法與其他古代印歐語言(如拉丁語與希臘語)語法相似,屈折變化繁復。名詞有三種性(陽性、陰性與中性),三種數(單數、雙數與復數)及八個格(主格、賓格、工具格、與格、奪格、屬格、位格與呼格)。動詞變位包括單數、雙數、復數;人稱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時間分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假定時;語態有主動、中間、被動;語氣分陳述式、虛擬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過去時的虛擬語氣);此外,語尾還分為他位和自位兩種。
另外,梵文還有一個和其他印歐語言不同的特點,即連音變化規律(sandhi),也就是說,在句子中,某詞尾字母與某詞首字母在一起的時候,就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一個詞中,某字母和某字母如果符合一定的位置關系,也要進行相應的變音等。而梵語中復合詞匯多而且較長,書寫時又要基本上連在一起,連寫時字母要變成連寫形式,加上中間的變音,其閱讀之難度可想而知。
業培養目標
梵語巴利語專業培養具有比較扎實的梵語巴利語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梵語巴利語專門人才。
畢業生能力
1.了解我國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
2.掌握語言學、文學及相關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礎知識;
3.具有比較扎實的梵語巴利語語言基礎和較熟練的讀、寫、譯能力;
4.了解我國國情和對象國的社會和文化;
5.具有較好的漢語表達能力和基本調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國語的一定的實際應用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專業培養要求
梵語巴利語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梵語巴利語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梵語巴利語讀、寫、譯等方面良好的熟巧訓練,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及較好素質和較強能力。
主干學科:
外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
基礎梵語、梵語語法、梵語文學作品選讀、佛教梵語文獻選讀、梵語文學史、印度歷史、佛教史、基礎巴利語、中印文化關系史、語言學理論等課程。
學年:4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備注:【梵語巴利語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
專業層次:本科專業
專業大分類:文學
專業細分類:外國語言文學類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