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2022高考現代文閱讀,散文知識點

        2022高考現代文閱讀,散文知識點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4-14 11:48:20

          一、知識點匯總

          概念

          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特點

          (一)形散:1、取材自由:寫人,記事,繪景,狀物;2、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象征、襯托、對比等;3、表達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為主,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爐。

          (二)神聚:主題集中鮮明。

          分類

          (1)抒情散文(2)記敘散文(3)議論散文

          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

          象征、襯托、對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詠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揚、以小見大

          散文的線索

          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

          找線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包含線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復出現的詞語、句子;三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因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組織材料的重要線索。

          散文的主題

          散文的主題歸根結底就是作者對自然、社會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會在文章內容中的主觀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義。

          命題趨勢上,多數作品涉及到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沖突,體現了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對現代化的反思與批判,尤其是探討農耕文化、鄉村文化對現代人類的拯救問題。

          概括主題的方法

          1.解讀題目法。很多題目直接點明了主題,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練的概括。即使有的題目沒有點明主題,也往往與中心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點。

          2.分析首尾法。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思想,所以一定要對首尾的語句進行重點品悟。

          3.分析議論抒情句法。這些句子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觀點態度,抓住了這些語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題。

          4.聯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才能深切地理解內容的由來和作者的意圖,準確地概括出它的主題。要特別注意文后的注釋說明的文字。

          5.因文而異法。寫人敘事類散文主要對人物作出評價和贊美,或揭示評價事件的意義,或從人物事件中發出對人生等問題的感悟和認識;寫景狀物類散文則是借景、物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某種感悟,思想認識程度也深廣,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題,往往是作者對人生或生活尖銳地揭示或評價。

          散文的語言

          (1)質樸、自然、平實

          (2)生動、形象、明快

          (3)深刻、雋永、含蓄

          (4)華麗、優美、典雅

          (5)幽默、詼諧、辛辣

          二、散文答題技巧

          (一)解題的一般要求

          原則:忠實于原文

          觀念:整體的觀念;聯系的觀念

          步驟:第一步、帶著問題,讀文章;第二步、把握大意,讀試題;第三步、結合原文,巧作答。

          1.定區域。先確定題干中的語句在原文中哪個段落,從而劃定選擇答案的有效區域。

          2.明方向。認真審讀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再“瞻前顧后”結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①題干能顯示命題意圖。②題干能顯示答題方向。③題干能顯示答題區間。④題干能顯示答題方法。答題方法包括答案應采用怎樣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樣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幾個方面,這同樣會在試題題干中有所反映。

          (二)結構類答題

          1.句子所處位置及其結構上的作用

          (1)在文首段:①開篇點題,開門見山  ②照應題目   ③總領全文,提挈全篇,提綱挈領  ④渲染氣氛  ⑤埋下伏筆,為下文作鋪墊   ⑥設置懸念,制造波瀾。

          首段是環境描寫,有渲染氣氛、烘托心情、交代背景、鋪墊后文等作用。

          (2)在文中段:①承上啟下(過渡) ②總領下文  ③總結上文

          (3)在文末段:①畫龍點睛,點明中心②升華感情,深化主題③照應開頭,首尾呼應,結構嚴謹④言有盡而意無窮

          2.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來頻繁考查的欣賞點。

          所謂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體材料之外,經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

          就其類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寫,或是事件敘述,或是詩詞引用,或是細節描寫,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開頭,或結尾,或中間,視需要而定;

          就其作用而言,或對比,或鋪墊,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襯,或反襯,或營造氛圍,或表現風格,各盡其妙。

          a.準確定位。位置不同,結構作用就不同。

          b.三個角度思考:(1)內容本身所寫。看穿插材料寫什么內容,對表現主旨、抒發感情等有何作用。(2)上下文聯系。這是思考的主體部分,回答應具體。(3)結合表現手法考慮結構作用。

          c.答題模式:

          開頭:(形象地)表現(強調、展現)了…領起(引出)下文,為下文…作鋪墊,襯托(反襯)了…。

          中間: (形象地)表現(強調、展現)了…與上文(下文)照應,與…形成對比,襯托(反襯)了…,為展現主旨作鋪墊。

          結尾:總結了上文…,與上文…相照應,點明了…中心,引發思考等。

          (三)敘述人稱

          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四)敘述方式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五)描寫手法

          1.景物描寫:再現自然風光,營造某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有時在結構上引起下文、推動情節發展。

          3.正面描寫:A.渲染—采用濃墨重彩的筆法描繪事物、感染讀者。B.白描: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的描寫手法。側面描寫(烘托、烘云托月):正襯、反襯。

          4.點面結合:描寫事件全過程是面,抓寫某一特殊情節或細節是點,點面結合才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點,表達事件的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細節描寫增加文章情趣和可讀性。

          (六)修辭手法

          1.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2.對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3.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4.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

          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征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七)表達方式(記敘、抒情、議論、描寫)

          記敘、抒情、議論三者結合是散文常用的手法。敘散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主旨的作用;文章中的記敘是為抒情議論服務的,而抒情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

          (八)表現手法

          1.抑揚:先抑后揚,欲揚先抑。

          2.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3.象征: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可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

          4.托物言志,在事物中巧妙地寄托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含蓄、富有哲理,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動靜相襯,動襯靜,靜襯動,生動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7.聯想想象: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所謂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聯想想象經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現力。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


          2022年北京高考冬奧會相關金句佳段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卡2卡3卡四卡海外精品| 被cao的合不拢腿的皇后|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 日韩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美国式禁忌免费|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性欧美18-19性猛交| 久久精品五月天|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做a免费视频软件|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日本理论片理论免费|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又黄又刺激视频| 超清高清欧美videos| 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 99re6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小箩莉奶水四溅小说| 久99re视频9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炕上摸着老妇雪白肥臀|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老师的奶好大摸着好爽|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在打烊后仅剩两人接档泡面番|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人与z0xxxx另类|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