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閱讀 · 論述類文本閱讀知識總結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4-14 11:43:03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考點概述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是指根據具體語境準確領會文中重要概念的意義,并能作簡單的解釋。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義,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內涵與外延,它們是揭示事物本質屬性的核心。考查“重要概念”常常以理解某個詞語的含義的形式考查,常見的“重要概念”包括:①表現文章主題思想的詞語;②反映文章深層意義的詞語;③代表作者觀點立場的詞語;④對文章結構起關鍵作用的詞語;⑤內涵豐富或者容易混淆的詞語;⑥具有特殊指代意義的詞語。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考查形式對這類概念的考查多以理解為重點,要求正確把握概念的內涵或外延,并就此設計選項,要求選出理解正確的或不正確的一項。3.“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考查著力點善于把握概念的適用范圍、使用對象、感情色彩、輕重程度等,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地理解。設題一般為客觀選擇題,考查科學術語或說明對象的內容特征。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點概述論述類文本中的“重要句子”,是指這些句子對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要句子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僖饬x比較含蓄、內涵較為豐富、蘊含著某些深層意義的句子;
、谠谝欢ǖ恼Z境中,含有某種新意、比較形象生動的句子;
、垩栽诖硕庠诒恕⒂梢欢ǖ恼Z境賦予了臨時意義、比較容易誤解的句子;
④表現作者觀點態度、交代脈絡層次的句子;
、荼磉_文章中心,起引用、概括、總結、過渡、深化、揭示主旨作用的句子;
、藓斜扔、比擬等修辭格的句子;
、吆幸欢ǖ恼芾怼⒕哂芯咦饔玫捻氁J真品味的句子;
、嘣诒磉_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⑨結構比較繁雜,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的句子等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該句子的形式、內容及在文中的位置。所選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義的、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難的句子。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形式近幾年新課標卷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在論述類文本中頻率不是很高。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文中某句話含意的理解。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著力點此考點側重考查考生對文本語境中的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三、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點概述。“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考試說明》中現代文閱讀部分“分析綜合”的第條要求,能力層級為C級。重點考查辨別、篩選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觀點,以及最能表達文章主旨和作者寫作意圖的語句等。所謂“篩選信息”,是指從紛繁的語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篩掉次要信息。所謂“整合信息”,是根據試題的要求,對篩選出來的信息源進行分類集中,重新組合。 2.“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查形式“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為客觀選擇題。3.“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查著力點這一考點通常是與分析、概括相結合,試題選項涉及的信息區間跨度相對較大,并不僅局限于某一自然段,而常常是涵蓋多個自然段。
四、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1.“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考點概述。“文章結構”,是指對材料的組織和安排的方法。作者對事物內部聯系的認識、思維的發展,都要通過結構、層次和段落傳達出來。“分析文章結構”,就是分析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所謂“要點”“中心”,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文章內容的精要之處。它們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歸納內容要點”,是指針對閱讀材料的整體內容或部分內容,用幾句或--句簡明的話扼要地表達出來,它是一種提煉和綜合的過程,即在正確理解有關內容的本質后進行提煉說明。它側重考查考生對語段乃至整個文本進行總結與把握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內容、主旨進行具體化的!闡發或概括,是一種“化零為整”的歸納整理過程。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借以表達的思想觀點和寫作意圖。它側重考查考生能否著眼文本整體駕馭文本,通過理清文本內部的相互關系來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質的東西。
2.“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形式。“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論述類文本常考考點,可單獨設題,也可將該考點與概括要點、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結合起來考查,呈現一種綜合命題趨勢。從高考試題來看,重點考查把握段落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把握文段內部的層次。題型以客觀選擇題為主。2022 年高考仍會沿襲上述命題特點。 3.“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著力點。
。1)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
。2)文章觀點(作者態度)與論據之間的關系。
。3)文章整體或部分結構的特點及安排理由。
(4)文章段落組織、材料選擇的效果。
五、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
1.“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考點概述。(1)論點。論點是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或主張。論點有如下特點:
第一,論點一般表述為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要準確、鮮明。
第二,論點出現的位置多變,有的直接出現在開頭,開門見山;有的放在文章結尾,大多以所以、總而言之、總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為標志,收束全篇;有的出現在文章中間,勾連首尾;有的標題就是全文的論點,直觀醒目。當然,也有少數文章并沒有明確表明觀點的語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2)論據。論據是用來論證論點的材料,它包括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事實論據,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證據、可靠的史實等。理論論據,指經過時間檢驗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們公認的道理等。運用事實論據要詳略得當,引用理論論據要準確恰當。當列舉多個論據論證一個論點時,論據的排列要有--定的順序,同時,也要注意詳略。 (3)論證。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一般來說,論點是解決證明什么的問題,論據是解決用什么來證明的問題,而論證(包括論證的過程和方法)是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論據的展開要圍繞論點進行,論據的運用要典型、新穎、有說理性。 2.“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考查形式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是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為客觀選擇題。 3.“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考查著力點。
。1)分析文本的論點和分論點。
。2)分析文本所用的論證方法。
(3)分析文本所用論據的作用。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考點概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考綱對論述類文本閱讀分析綜合能力層級中的另一項要求,是考查的重點之一。所謂“觀點”,就是作者對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謂“態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一般來說,論述類文本中作者的觀點態度比較鮮明、直接、集中。但有時則比較分散,需要對有關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有時則隱含于字里行間,還需仔細分析和抽象概括。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考查形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論述類文本閱讀近三年的必考考點,主要為客觀選擇題。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考查著力點。
。1)從全文閱讀的整體性出發,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觀點態度。
。2)概括作者對文中某一內容的觀點態度,在篩選整合重要信息的基礎上,對文中隱含的作者的觀點進行辨析和概括。
方法指導
一.找關鍵句
1、找中心論點句。在文本開頭,首句圈點勾畫,開宗明義;或在文本結尾,卒章顯志,篇末點題;或在中間, 先破后立。
2、分論點句。即段落內容的中心句
3、論據句。充當事實論據的事例、論據、史實等語句; 充當理論論據的詩文、名言、哲理、事理等語句
4、統攝句
①領起句,領起全篇或者全段的語句,位于文本或段落的開頭。
②總括句,包括篇章總括(觀點、結論),段落總結(結論,推論)。
5.過渡句。段落之間、層次之間、句群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標重要詞語
1.時間詞。古代、現在、目前、當下、年份(年代)等;
2.次序詞。第一第二、首先、其次、還有、另外、最后等;
3.列舉詞。例如、再如、還有、舉凡、諸如此類等;
4.范圍詞。多數、少量、凡、所有、都、僅僅等;
5.程度詞。凡是、幾乎、很、將、基本、僅僅等;
6.指代詞。這、那、他、它、其、彼、此、如此、對方等;
7.修辭詞。比喻詞、借代詞、對比詞;
8. ①關聯詞:只要、只有、因為、如果、因此、所以、但是、然而等;
、诓糠峙c整體:整體與局部、個別與一般等;
③主要與次要: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主流與支流
已然未然等;
④偶然與必然、或許與往往、一定、既成事實等;
、菰O想、理念、推測、憧憬與實驗、測試、制造或者是完成、取得成果等;
、藓锌隙ê头穸ㄒ饬x的關鍵詞等提示信息的詞,文中反復出現的詞;
三.辨明關系
厘清論證關系
1、從語段間邏輯關系層面,看文段之間是否存在著總分、照應、并列、承接、歸結等邏輯關系;
2、從語段內語句邏輯關系人手,尋找體現文章思路的語句,如領起句、提挈句、過渡句等,或領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啟下,或勾連埋伏,或首尾照應;
辨明敘議關系
論述類文本中敘述和議論是兩種主要表達方式:敘述引用材料,是論據部分議論是說理,往往包含觀點。
辨明論證手法
因果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等
辨明語句特征
、傥恢镁,包括領起句、收束句、過渡句、獨立成段句等;
、趦热菥洌ㄕ擖c句、論據句、論證句等;
、郾磉_句,包括陳述句、設問句、反問句等;
④邏輯句,即能夠表明各種邏輯關系的語句。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