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備的所有知識點
2019-04-11 20:51:42本站原創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
1、原腸胚的形成:
(1)蛙卵的特點:動物極含卵黃少,密度小,色素多,總是向上利于吸收太陽能提高溫度;植物極含卵黃多,密度大,貯存了大量營養物質。
(2)胚胎的發育過程:受精卵(卵裂速度不均)---囊胚(分裂分化)---原腸胚。
①卵裂:受精卵的有絲分裂,特點是細胞數目增多而總體積不增大。
②囊胚:受精卵卵裂形成囊胚。囊胚外表球形,內部有個空腔,叫囊胚腔。
③外胚層:由于動物極細胞分裂比植物極快,細胞向植物極推移而覆蓋在植物極外面。
④內胚層:植物極細胞被動物極細胞包入內部。
⑤中胚層:內外胚層之間細胞分裂形成第三個胚層。
⑥原腸腔:內胚層向內凹陷形成的一個通過胚口與外界相通的空腔。
⑦原腸胚:有內中外三個胚層,有原腸腔的早期胚胎。
2、各器官、系統的形成:原腸胚形成后,三個胚層繼續細胞分裂,并分化出各種組織,進而形成各個器官,功能相關的器官組成動物的系統:由內外胚層發育形成的組織器官可用歌訣“內消呼肝胰,外表感神仙”記憶。內胚層發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臟和胰腺——“內消呼肝胰”。外胚層發育成為表皮及其附屬結構、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外表感神仙”。
3、陸生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特點:①胚胎發育早期在表面形成羊膜,里面貯存羊水。②原腸胚形成后,三個胚層繼續細胞分裂,并分化出各種組織,進而形成各個器官,功能相關的器官組成動物的系統。
4、極體和極核的區別:極體是在卵細胞形成過程中出現的,因細胞質的不均等分裂產生和細胞,依附于卵細胞的動物極,因此而得名。極核是在雌蕊成熟時產生的,位于胚囊中部的兩個游離核。兩個極核與一個精子融合形成的受精極核發育形成胚乳。
5、胚后發育的兩種方式:1)直接發育:幼體和成體在結構和生理方面相似,幼體經生長和性成熟直接發育成成體。如哺乳類、鳥類和爬行類。2)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在結構和生理方面差異很大,在發育成成體之前必須發生某些方面的改變,即變態,然后經生長、發育為性成熟個體。如昆蟲、兩棲類動物。 6、陸生脊椎動物羊膜出現的意義: 羊膜是胚膜的內層,呈囊狀,里面充滿了羊水。羊膜和羊水不僅保證了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水環境,還具有防震和保護作用,因此使這些動物增加了對陸地環境的適應力。
高中生物知識要點
1.細胞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征),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3.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4.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
6.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7.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要能量的直接來源。
8.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9.植物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10.高等的多細胞動物,它們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11.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12.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13.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14.營養生殖能使后代保持親本的性狀。
高中生物實驗知識點
一、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1、實驗原理
①葉綠體呈綠色的橢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觀察。 ②線粒體呈無色棒狀、圓球狀等,用健那綠染成藍綠色后制片觀察。
2、實驗步驟
①觀察葉綠體:制作蘚類葉片的臨時裝片→先低倍鏡后高倍鏡觀察葉綠體 ②觀察線粒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健那綠染液染色)→先低倍鏡后高倍鏡觀察觀察線粒體
3、注意問題
①實驗過程中的臨時裝片要始終保持有水狀態。
②要漱凈口腔,防止雜質對觀察物像的干擾。
③用菠菜葉帶葉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葉為海綿組織,葉綠體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觀察;帶葉肉是因為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
④葉綠體在弱光下以橢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較多的光照;在強光下則以側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傷。
二、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機溶劑中,所以可用無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離色素原理: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解度大,擴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
3、各物質作用:
無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層析液:分離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鈣: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
4、結果:濾紙條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最窄)、葉黃素、葉綠素a(最寬)、葉綠素b(第2寬),色素帶的寬窄與色素含量相關。
5、注意事項:
(1)畫濾液細線:均勻,直,細,重復若干次 (2)分離色素: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