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支招:高中生如何迎接新學期
2012-02-03 13:02:30燕趙都市報文章作者:郭鵬
馬上就要開學了,多次聽到老師們有關學生需要開始調整狀態的提醒,假期綜合癥到底有哪些具體表現、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進行哪些調整,記者特地請石家莊外國語學校的心理老師商亮進行了分析。
問:寒假即將結束,孩子們在開學前一般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答:通常來說,學生們經過一個假期的放松,很容易出現以下幾方面問題:
問題一:陶醉。對很多小學生而言,假期生活就是電視、卡通、游戲、外出游玩,所以,現在一想到將回歸到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學生都還陶醉在假期的放松當中。
問題二:害怕。一般來說新生和畢業班的學生害怕開學。這以初三或高三的畢業生為主,原因主要是中考、高考的壓力。曾有一名上初三的學生告訴我,暑假作業和父母另外布置的練習題已經多得讓他無暇娛樂了,想到開學在即,心里不禁緊張、恐慌起來。
問題三:勞累。盡管有的學生經過了假期的放松,但也有少數孩子的假期時間并不由自己支配,補習班、課外題讓他們疲憊不堪,有的孩子甚至假期學習還要開夜車。
這三種問題的學生雖然年齡不同,但都有一共同點,就是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產生了焦慮、恐懼的情緒。這主要是因為暑假期間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和想到開學后緊張的學習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而造成了對開學存在心理陰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開學恐懼癥”。
問:孩子開學前,家長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答:家長可以從環境、作息時間、學習內容、學習用品等幾個方面幫孩子收心,迎接新學期。
首先是環境準備。開學前可以與孩子一起回學校逛逛,可能的話,參觀一下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地方,這對于有學校恐懼癥的孩子很有必要。
其次是作息時間。準備為了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最好在開學前幾天制訂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臨近開學,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起床、飲食。放假時,許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亂了,常常是看電視或上網到很晚,而早上又貪睡不能按時起床。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孩子的心理就還在“放假”,開學后很難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家長應及時地糾正孩子的生活習慣,敦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就餐,保證孩子開學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做學習內容準備,家長就要跟孩子多談談學校生活,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從日常娛樂、游玩等話題轉向有關學習的話題如假期作業、同學關系等。比如整理好寒假作業,比如抽出一定的時間對上學期內容進行復習,學習好的學生也可以對新內容進行一些預習。
學習用品方面,家長應與孩子一起準備文具和其它有關的學習用品,在開學前不宜繼續購買玩具等作為禮品送給孩子。
此外,還建議家長幫孩子對整個寒假生活進行總結規劃。總結整個假期里做了什么事情,還有什么事沒有做進行全面的盤點。給自己定下學期的學習計劃,這樣在面對新學期時就不會驚惶失措,為進入學習狀態做好準備。除了家長的這些準備外,也提醒廣大學生要進行自我調節,要求自己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學生一般在假期里的懶散造成了沒有時間緊迫感,所以學生的自我調節要從提高生活節律和做事效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