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增殖九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08 22:13:17
高三這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考網陸續的整理了一些全國各省市優秀教案供廣大考生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從細胞物質交換方面模擬探究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細胞增殖的方式和意義。
3.細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4.分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規律。
能力目標
1.嘗試通過模擬實驗以進行科學研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數學、物理方法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3.運用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理解釋某些生命現象。
4.養成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5.能夠利用多種媒體獲取生物信息。
情感目標
1.形成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生物學思想。
2.使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細胞周期及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教學難點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DNA、染色體的變化規律。
難點突破 通過模擬實驗和制作動態的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再加以隨堂訓練,攻克難點。
【教學方法】
探究、講述和討論的方法。
【教學用具】
教學模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新課
大家看一下教材110頁圖:象與鼠(投影展示),討論:象與鼠的形體差距懸殊,象的體細胞是否比鼠的體細胞大。二者形體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評價學生的回答(出示幻燈片
2、3,示細胞的大小。動植物細胞的直徑大都在20──30微米之間),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生物體大都是由許多體積很小的細胞組成的,而且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細胞分裂或者不再繼續生長呢。細胞為什么不能一直生長形成大型的單細胞生物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象與鼠相應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相似,生物體的生長是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結果,但主要因素是細胞數目的增加。
由學生熟悉的現象導入,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動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提出問題
主動探究
獲取知識
歸納總結
限制細胞繼續增大的因素有哪些呢。
活細胞進行著旺盛的新陳代謝,需要不斷的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那么細胞體積增大對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有什么影響呢。
模擬實驗: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看書4分鐘)
提問:“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的運輸關系”的模擬實驗是如何設計的。其設計思路是什么。
針對問題,引導學生制定解決方案,設計探究物質擴散速率與細胞大小關系的模擬實驗。
教師對各個小組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進行評價總結提示:①利用含有酚酞的瓊脂塊模擬不同大小的細胞;②利用NaOH遇酚酞呈紫紅色的原理,檢測NaOH滲入瓊脂塊的速度和深度;
屏幕播放教材中該實驗的設計方法及實驗操作過程及結果。
(出示幻燈片4)。
傾聽、總結學生對結果的討論,繼續引發學生思考,既然細胞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高,細胞體積是不是越小越好。
提問: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因素能夠影響細胞的體積。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其所控制的范圍是一定的,另外細胞中的各種結構都進行著不同的生理活動,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細胞內的細胞質是不斷流動的,細胞太大也不利于細胞內各種成分的交流。
請思考:(出示幻燈片5、6,展示思考題)。
教師點評總結。
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參加討論,提出模擬實驗的設計思路,并比較各種方案的可行性。
閱讀教材內容,注意實驗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項,并仔細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結果。
通過模擬實驗和討論,學生充分理解到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即表面積與體積比)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低,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速率主要取決于表面積與體積的比。
經過思考,得出結論:細胞的新陳代謝并不只與物質交換速度有關,其內部還需要一些重要而復雜的結構。
經過思考回答:細胞的核質比以及細胞內物質的交流。
思考回答。
使學生親身參與探究過程,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和科學研究方法的領悟。
通過討論使學生深入思考,并用聯想的方法將模擬實驗的結果遷移到細胞。
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開拓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