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前如何科學飲食?
2022-05-26 16:19:16高考網整理
在沖刺及考試階段,有利于大腦、神經代謝的營養素的攝取非常必要。除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外,維生素與礦物質也不可或缺。奶、蛋、魚、瘦肉、豆制品、植物油、米、面以及各種水果、干果、蔬菜等都應廣泛攝取,多樣性是均衡飲食的保證。既要讓考生吃飽吃好,又要注意合理搭配。
1高考前如何科學飲食
考前最后一個月,考生的身體和精神都處于最大的緊繃狀態,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都超過成年人。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學生的膳食營養,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適量”的原則。
但不少家長普遍存在著一些營養誤區,如認為大魚大肉就是營養、吃飽吃好就是營養合理,因此給孩子供給的油脂食品過多,特別是高熱量的洋快餐,學生長期食用,會造成性早熟、肥胖等癥狀。同時,一些偏遠農村地區,家長不懂營養結構,常常是賣了雞蛋給孩子買方便面,結果得不償失。
2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油炸食品易使人產生飽腹感,會降低人們的食欲,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量。另一方面,油炸食品不易消化,會加重消化負擔,導致分布到大腦的血液相應減少,降低腦的靈敏度,從而影響到大腦的工作效率。因此,考生飲食應以清淡為宜。需要強調的是,堅果類食物,如瓜子、花生、甜食及奶油過多的食物要少吃。
飲食問題不容忽視,不要隨便在小攤上買東西吃,盡量不吃或少吃冷飲,吃東西前要將手洗干凈。烹飪過程中要注意生熟分開,食物要保持新鮮,避免因食用不潔食物而引起急性胃腸炎、菌痢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而影響復習和考試。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