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的2021年高考政治復習策略
2021-05-13 11:46:54高考網整理
核心素養下的2021年高考政治復習策略
一、堅持政治站位,打造有高度的課堂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在何處,而在我們朝著什么方向走。”方向決定結局,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思政課的第一個核心素養就是政治認同。培養有立場、有理想的中國公民,關系著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決定著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方向。政治認同教育既是促進高中生政治社會化的需要,也是達成思想政治課程任務的需要。所以,思政課教學要把穩政治“方向盤”,在設置情景時,要讓學生堅定政治立場,如“共享發展”“兩會熱點”“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促使學生在形成一定政治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政治情感體驗,從而堅定學生的政治認同和政治信念。
二、拓展知識面,打造有廣度的課堂
高中思政課包含四個模塊,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哲學方面的知識。涉及的領域廣,對知識的廣度要求高。如果思政課僅限于教材知識而不進行相應的拓展和延伸,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枯燥無味的,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更不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避免以上問題,就需要思政課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涉及政治方面的就需要補充最新的國家政策: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建議、中國的外交政策;涉及經濟的需要補充最新的經濟形勢、經濟政策等。
三、整合知識,打造有深度的課堂
思政課一般的教學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學方式,學生每節課學習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識,練習也是碎片化的訓練,這樣學生很難建立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縱向聯系,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可能形成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系統的整合,采取單元式教學方式,實現知識的橫向聯系,讓學生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在橫向練習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自身的邏輯規律,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題進行教學。如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進行一次主題式或者是專題式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知識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內在關系,讓知識形成大的模塊,從見樹木到見森林,再從見小森林見到大森林,這樣讓學生的知識從碎片化到系統化、體系化。
四、設置生活情境,打造有效度的課堂
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學生在學校學過的知識和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系,原因就是我們的教學過程缺少真實的情景,只是把知識符號化。知識符號是表達知識體系的,這個知識體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聯系,只是把知識符號背熟、認知、復述,去對付考試,就很難讓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知識轉化為素養的最重要途徑就是情景,因此我們要設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學過程,讓孩子真實的學習能夠發生。要通過學科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一系列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知識的應用價值和隱含著的文化精神。
五、深入學生內心,打造有溫度的課堂
教育是心靈的對話,是心心相印的社會活動,以心激心,以情感情。思政課要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冷漠的說教方式不僅達不到教學效果,而且還會讓學生覺得都是假大空的話,沒有實際意義。所以思政課一定是有情感的,要能用真實的事例,老師的人格魅力觸動學生心底最柔弱的部分,讓思政課能在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深入到學生內心的課堂才能打動學生,也才能潤物無聲的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已撲面而來,要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獲得終身受益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任重而道遠。作為政治教師,應對國家政治生活基本要義做出理性的把握,并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和理性的態度觸摸社會的政治脈搏,進而培養其獨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的愛國精神,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就一定能夠實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宏偉愿景。
相關推薦:
高考政治復習方法
高考政治主觀題解答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