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復習必背42個高頻考點(5)
2020-01-01 17:49:57高考網整理
五、世界的經濟文明
【高頻考點34】 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的影響
(1) 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2) ①引起“商業革命”、“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歐洲國家開始殖民擴張,掠奪的財富加快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
②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的商業資產階級開始崛起,傳統的貴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思想文化方面:動搖了教會的權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沖突和融合。
(2)西歐殖民擴張的影響:
①對世界市場而言: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
②對歐洲殖民國家而言: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③對殖民地而言:促使亞非拉國家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和進步。
④對國際關系而言: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爭霸戰爭的發生。
【高頻考點35】 兩次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工業革命的開展,使國際貿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個廣闊的世界市場。
(2)資產階級在全世界拓展市場,搶占原材料,使世界貿易范圍規模迅速擴大。
(3)交通運輸條件和通訊手段的改變,聯系更加緊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紀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高頻考點36】 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核心內容是余糧收集制,是用軍事、行政手段控制社會經濟,排斥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實質是試圖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2)新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是糧食稅,是以經濟手段為主,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在一定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發展商品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實質是間接過渡到社會主義。是列寧對在小農占優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一步探索的結果。
【高頻考點37】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點及影響
(1)形成:斯大林時期,通過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等措施,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點:
①所有制形式:單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③調節手段:排斥市場,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影響:這種模式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較短時間內使蘇聯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國民經濟獲得較大發展;這種模式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嚴重地阻礙了蘇聯國民經濟和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為日后蘇聯和東歐各國經濟和政治發展埋下了隱患,成為后來蘇聯、東歐劇變的歷史根源。
【高頻考點38】 羅斯福新政與福利國家
(1)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①新的理論和政策:凱恩斯主義,實行國家干預經濟。
②新的特點:具有干預經濟、關注民生、協調發展等特點,其最大特點是國家全面干預經濟,但沒有放棄自由競爭運行機制。
③新的模式: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二戰后被其他國家所繼承和借鑒。
④新的起點:新政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資本主義制度繼續發展的新起點。
(2) 認識資本主義國家的“福利制度”: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故被稱為“社會減震器”。同時它又有利于擴大消費市場,緩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壟斷資本家為緩和國內矛盾、挽救資本主義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種代價,并不能改變資本主義國家“按資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徹底消滅貧困和兩極分化,不能同社會主義相提并論。
③福利國家制度帶來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也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高頻考點39】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背景、特征
(1)背景:二戰后西歐普遍衰落,美國經濟實力增強,成為世界唯一的經濟強國。
(2)其內容特點:①雙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②一固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
【高頻考點40】 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和經濟全球化
(1) 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主要有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①歐盟是由發達國家組成的;合作程度最高,經濟一體化向經濟政治一體化過渡。②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體現了南北合作,由大國主導。
③亞太經合組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范圍最廣、規模最大;各國差異最大;松散性、開放性,合作程度較低。
(2)經濟全球化:
①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科技發展的推動;交通和通訊手段進步,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局勢相對穩定。
②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是資本在全球的流動,實質是發達國家新一輪資本的全球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