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群落演替知識考點總結
2019-01-02 10:33:17三好網
一、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
種群密度的變化判斷
〖問1〗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的草是一個種群嗎?
【講述】不是。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草并非是同一個物種。如果改為全部的眼鏡蛇草,就是一個種群了。
〖問2〗那么與上述草地上的全部眼鏡蛇草數量相關的特征有哪些?(與種群的數量相關的特征有哪些?)各特征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的?
【講述】(1)在種群的三個特征中,種群密度是基本特征。種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圍內個體數量越多,即種群密度與種群數量呈正相關。
二、生物群落的構成
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
1.互利共生:是指兩個種群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相互得益的關系。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之間有密切的互利共生關系,植物體供給根瘤菌有機養料,根瘤菌則將空氣中游離的氮元素轉變為含氮的養料,供植物體利用。此外還有人體中某些細菌與人、地衣中的真菌與藻類、白蟻與鞭毛蟲地都是共生關系。
2.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爭奪同一資源的現象。競爭的資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間、陽光、無機鹽等。一般地說,生態位互相重疊的生物種群之間競爭激烈,如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之間、食性相同的動物之間的生態位完全重疊,競爭尤為激烈。例如水稻和稻田中的雜草之間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爭奪居住空間,牛與羊爭奪食物等等。
3.捕食:是指一種生物取食另一種生物的種間關系。例如植食性動物中的兔以某些植物為食物,肉食性動物中的狼又以兔為食物,等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種群個體數量關系變動是相關的。
相關來源:高二上冊生物群落的構成知識點
三、生物群落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定義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隨時間的推移,一定區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替代的過程。
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散布和動物的活動性。
②群落內部環境變化
③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
⑤人類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