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精品教學設計(二)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17 08:40:38
教材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節可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3穩態與環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章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節內容包括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內容,負反饋調節是重要概念。教材通過兩個種群之間負反饋調節的實例,闡述什么是負反饋調節。之后,安排了一個“思考與討論”活動,讓學生建構食蟲鳥與害蟲這兩個種群之間的負反饋模型,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練習建立概念模型,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負反饋的含義。此后,再以森林中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存在負反饋調節的事例做進一步說明,涉及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再闡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2)舉例說明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3)簡述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
。4)設計并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
。5)認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關注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設計并制作小生態瓶和探究各種生態因素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和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的意識;確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類自身的觀點,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
說重點
教學重點: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說難點
教學難點: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概念。
說教法
引用一些直觀的圖片,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討論法等,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一些實踐中的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總結和應用的能力。
說學法
1、指導學生分析實例,總結規律,得出結論,運用實踐的能力。
2、指導學生探究生態瓶制作的方法,以及各種生態因素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說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時我展示“生物圈Ⅱ號”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正面說明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引導學生從群落的種間關系、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等相關內容進行討論。而且我適當增加一些數據性的資料,讓學生覺得更加真實,知道生物圈Ⅱ號失敗的原因是不能長期保持相對穩定,從而認識到地球使我們現在的唯一家園,同時覺得我們生存的生物圈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究的地方。
一、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講述該部分內容時,先引導學生分析森林生態系統進行適當的砍伐、草原生態系統的適當放牧、海洋生態系統的適當捕撈動物不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從而概括出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僅與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進化特征有關,而且與外界干擾的強度和特征有關,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同時總結本概念的三個含義:1、它是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具有的一種綜合能力;2、結構和功能的穩定性即是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能量的輸入和輸出、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的相對穩定;3、它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兩部分。
二、 抵抗力穩定性
在講抵抗力穩定性的時候,我先提出數個實例讓學生討論生態系統是如何通過自我調節達到穩定狀態的.例如:(1)草原中生活著野兔和狼,由于狼的捕食,野兔數量減少,分析草、野兔、狼的種群數量是如何逐步達到穩定的。(2)為什么森林中害蟲數量不會持續大幅度增長?(3)適度捕撈后,池塘中魚的種群數量為什么不會減少?(4)森林局部大火后,為什么植株能較快生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從而引出概念,講述核心。也可請學生按照“思考與討論”中的要求解釋上述實例,使學生理解負反饋調節的機制。在這里我也要強調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實例苔原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的特征和自動調節能力的大小比較。
三、恢復力穩定性
恢復力穩定性要強調其核心是“遭到破壞,恢復原狀”。 “破壞”是指受外界因素影響生態系統較遠地偏離了原來的穩定范圍;“恢復”是指外界因素消除后,生態系統重新建立穩定狀態。
并由學生討論:
1、比較草原生態系統被火燒了以后和森林生態系統樹木被砍了以后,哪一個恢復得更快?(指導學生:“野火神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2、舉例各種嚴重污染或破壞后,怎樣恢復?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高低不同,我用直觀的圖片配合幫助學生理解其恢復力高的生態系統的特征。
對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的和恢復力穩定性的關系,由幾個對比圖片,由學生歸納出來。然后用坐標顯現出來,增強學生的圖文轉換能力。
四、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由“生物圈Ⅱ號”的啟示得出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我講述三點理由:
。1)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
(2)人類活動的干擾正在全球范圍內使生態系統偏離穩定狀態;
。3)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又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
然后由學生自由發言,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出示相關的圖片。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個小結,并結合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措施。
說課后實習作業
我結合手中的生態瓶跟學生簡單講述生態瓶的制作原理和過程,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生態瓶,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要求:各個同學探究一種生態因素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讓他們去體會和感受科學。
說教學效果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