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政治知識點 > 2013高考時事政治試題:提高幸福指數

        2013高考時事政治試題:提高幸福指數

        來源:新東方在線 2013-05-21 16:00:16

          時事政治試題是高考政治學科考試中的一部分。2013年高考時事政治題主要以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的時事熱點為出題點,下文是特別整理的2012年下半年社會熱點事件,供考生考前練習參考!

          一、【熱點材料】

          社會心態既是社會狀態變遷的表達和展示,也是社會建構的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心理資源與條件。社會心態是社會狀態的“睛雨表”和“風向標”。要構建和諧社會,沒有和諧積極的社會心態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十二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及“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二、【命題意圖】

          面對通脹帶來的消費壓力,社會上出現了浮躁、焦慮等一些不良心態,如何認識這些不良心態產生的背景及原因?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直接關心到社會的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社會心態這一熱點希望學生多加注意。

          三、【主觀題專練】

          1.材料一社會心態既是社會狀態變遷的表達和展示,也是社會建構的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心理資源與條件。社會心態是社會狀態的“睛雨表”和“風向標”。要構建和諧社會,沒有和諧積極的社會心態是不可想象的。中共中央在《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1)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黨和國家為什么重視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

          (2)結合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分析社會心態與社會狀態的關系。

          【參考答案】(1)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社會文化的表現,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構建和發展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②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對政治經濟具有反作用。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促進民主政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提高綜合國力。④反映當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積極健康社會心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社會狀態是社會存在的一部分,社會心態是社會意識的體現,兩者的關系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的具體表現;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心態是一定社會狀態的反映、表達和展示,是社會狀態的“晴雨表”“風向標”;社會心態具有相對獨立性,反作用于一定的社會狀態,是社會構建的社會心理資源和條件,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有和諧的社會心態。

          材料二“十二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及“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據調查,目前,影響我國公眾社會心態的因素依次是住房、醫療、下崗行業、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眾對城鄉之間的待遇、不同地區行業之間的待遇以及社會保障和財富分配等社會現實最缺乏公平感。

          (3)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國家應如何優化公眾的社會心態?

          【參考答案】(3)①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們生活方面的物質保障。國家通過財政支出,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④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規范企業用工行為。⑤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⑥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穩定物價,加強監管,維護食品安全。⑦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治理污染,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

          材料三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山東著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省市兩級和屬于國家一級館的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藝術)館實現了免費開放;廣泛開展文化下鄉、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形成了文化服務基層的長效機制。

          (3)結合材料三,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角度,分析我省為什么要著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參考答案】①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②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③可以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讓城鄉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1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求是雜志社旗下《小康》雜志和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聯合公布了“2011中國人幸福感大調查”結果。調查顯示,覺得現在“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參訪者比例為60.2%。

          最影響公眾幸福感提升的社會因素

          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262票25.6%

          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236票23%

          社會轉型導致人們壓力過大170票16.6%

          我國傳統觀念和現代社會價值觀發生沖突135票13.2%

          我國社會目前對人們的心理狀態關懷不夠109票0.6%

          司法制度不夠完善105票0.2%

          其他8票0.8%

          注:本次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287個城市,涉及農民、公司職員、公務員、企業高管、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領導等十余種職業。

          (1)運用有關政治生活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政府在增強社會公眾的幸福中的責任?

          (2)有人認為,幸福是人的主觀感受,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的關鍵是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結合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參考答案】(1)①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要通過加強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為人民實現幸福創造條件。②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通過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推動各地區經濟平衡發展,提高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③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通過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事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康的心理狀態,幫助人們人們應對社會轉型的壓力、處理觀念的沖突。④政府具有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加強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重視擴大就業,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

          (2)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幸福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幸福觀不同,人們對幸福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認識和評價,提升部分人群幸福感。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幸福感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但歸根到底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個人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利益關系的反映,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因此,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關鍵是要通過改革妥善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推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十二五規劃提出“要讓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如何讓人民生活幸福起來,成為2011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幸福感”一詞成了出現頻率很高的兩會熱詞。全國兩會開幕前四天,溫家寶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幸福的標準是什么?”“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溫總理將幸福歸納為“四心”。

          材料二在今年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幸福”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政府不能決定幸福程度,但能夠創造環境。廣東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杭州則力爭最具幸福感城市,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大多數公共文化場所已陸續免費開放。

          材料三全國人大常委吳曉靈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滿足。一個人的幸福感,主要來自于其所處的生存狀況、生活質量、價值觀念、教育程度、民主權利、參與機會、個性特征、人際關系和未來預期等。每個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上個世紀50年代,人們對幸福的憧憬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70年代,是自行車、縫紉機、電風扇和收音機“三轉一響”;80年代,最理想的目標是當上“萬元戶”;到了現在,人們不僅希望有房有車,而且要有尊嚴等。”

          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人們怎樣才能增強總理對幸福提出的“四心”感受。

          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分析各地政府為人們幸福創造環境的原因。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知識分析材料三及圖表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12分)

          【參考答案】(1)①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大收入調節力度,促進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縮小城鄉、地區收入差距;增加財政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給分讓人民生活舒心。②加強宏觀調控,加快社會保障房建設,調控房價,努力實現居者有其屋;完善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制度,使人民生活安心。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穩定物價,保障人民實際收益,提高消費水平、完善消費結構;加強國家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維護良好市場秩序,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使人民生活放心。④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渠道,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就業不僅是勞動者獲得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使人民生活有信心。

          (2)①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要切實履行好經濟、文化、公共服務等職能,為人民幸福創造更好的環境。②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和執行者,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③有利于政府轉變其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服務效率,堅持依法行政,為人民創造更好的幸福環境。

          (3)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隨之而變化。人們的幸福感主要來自人們所處的生活狀況,生活質量等等并且隨著時代的不同幸福感的內容也相應變化著體現了這一點。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與經濟發展不一定同步,如圖,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雖然人均GDP位居前列但是幸福指數受其他因素影響并不高。③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中最重要的,幸福指數與人均GDP關系密切。圖中貴州、寧夏與北京、天津等幸福指數差別較大。

        相關鏈接

        生物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語文知識點

          數學知識點總結 | 英語語法大全 | 政治知識點 |地理知識點總結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欧美三级全部电影观看| 国产人妖ts丝丝magnet|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你懂的网址免费国产| 女人疯狂喷水爽视频|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免费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jazzjazz国产精品| 把水管开水放b里是什么感觉|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欧美金发白嫩在线播放| 内射在线Chinese|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bban女同系列022在线观看| 把美女日出白浆|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伊人网综合在线视频| 老少另类性欧美杂交|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草逼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91制片厂(果冻传媒)原档破解| 女子校生下媚药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欧美精品色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