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12 10:42:25寧夏大學
一、學院簡介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成立于2003年,學院設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系、交通與工程管理系、建筑與城市規劃系4個系及1個實驗中心;有土木工程、農業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規劃、建筑學和水利水電工程7個本科專業;有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工程、農業水土工程、水文與水資源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水利水電工程學科博士點1個;水利水電工程為自治區級重點學科,《農田水利學》、《建筑CAD》、《水力學》為自治區級重點課程,《工程測量》、《水泵與水泵站》為寧夏大學校級重點課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97名,其中教授15名(另有兼職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講師30名;博士和在讀博士13名、碩士和在讀碩士47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5名、博士研究生導師4名。教師中,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學術帶頭人2名,自治區“313人才工程”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名、自治區特殊津貼專家1名。
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從1998年以來,主持和參加國際合作、國家級、省部級、廳級等各類課題72項,已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0項,獲自治區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三等獎3項,發表論文260篇,SCI、EI、ISTE收錄論文11篇,出版專著6部,出版教材12部,申請和授權專利9項。學院有科研、設計和監理院所、公司4個,社會服務成績顯著。
學院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52名,碩士研究生66名,本科生1186名。多年來,學院為水利、建筑行業培養了3500余名規劃、設計、施工、科學研究和管理人才,為我國土木、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2004年開始,學院實行按大類招生,前兩年按大類培養即按土木、水利、交通類(含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建筑規劃類(含建筑學、城市規劃)招生。前兩年按大類上課,后兩年分專業培養。
學院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培養立足寧夏、面向全國的高層次工科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爭取使學院成為西部具有地域優勢和民族特色的一流工程學院。
二、專業介紹
(一)城市規劃(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規劃管理、決策咨詢、房地產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與管理、道路交通規劃、市政工程規劃、城市生態規劃、園林游憩規劃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城市規劃、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區域規劃等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城市規劃師的基本技能訓練,具有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城市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課程:規劃CAD、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城市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行政法規與城市規劃管理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二)土木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工程建設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從事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橋梁等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和開發的技術或管理工作,適應多種工作崗位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相關研究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受到土木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監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計算機應用、房屋建筑學、施工技術與管理。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三)交通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在發展計劃部門、公路規劃和設計部門、公路管理等部門和行業從事交通運輸規劃、道路與交通工程設計、公路與城市道路施工、交通控制系統開發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道路與交通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研究基本技能;能從事交通工程與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監理工作;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技能和文獻檢索方法;受到交通工程師的基本訓練。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機應用、道路建筑材料、土力學與土質學、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測設計、橋梁工程、交通工程、高速公路與立交橋、工程概預算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四)農業水利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農業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夠在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監理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使學生掌握水利與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及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水利、水電、水保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監理、試驗研究的基本技能;從事農業水土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及鄉鎮供水工程的規劃設計能力;受到水利工程師的基本訓練。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機應用、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概預算、水工建筑物、水泵與水泵站、水資源規劃利用與管理、灌溉與排水工程。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五)工程管理(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從事大、中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科研、技術管理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管理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備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和經營管理的能力;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基本應用技能和文獻檢索的方法;了解和熟悉國內外工程管理學科的前沿知識和發展趨勢。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機應用、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企業經營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監理、工程概預算、房屋建筑學、工程施工、土木(水利)工程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六)建筑學(本科、五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設計部門從事設計工作,并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才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筑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建筑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項目策劃、建筑設計方案和建筑施工圖繪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課程:建筑力學、建筑設計原理、美術基礎、建筑設計、建筑結構、建筑構造、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設備、建筑施工及管理、設計實踐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七)水利水電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夠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監理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使學生掌握大中型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及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監理、試驗研究的基本技能;從事水利水電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及供水工程的規劃設計能力;受到水利水電工程師的基本訓練。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機應用、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概預算、水工建筑物、水泵與水泵站、水資源規劃利用與管理、灌溉與排水工程、水電能源運行與優化、自動控制原理與技術、水電站、水利機械與控制、電子技術。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