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主觀題答題專業術語-認識啟示類
2024-04-27 17:20:07網絡轉載
1、改革類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改革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會一帆風順,要堅信能夠取得成功。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順應時代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關注民生,用人要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政治魄力;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借鑒以往改革的經驗教訓,走符合國情的道路。要兼顧各階層利益,減輕改革阻力。
2、外交類
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主權;加強國家間的合作,爭取共贏,互惠;受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國內外形勢、價值觀念的影響;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有利于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為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新秩序起了積極作用;加強海洋領土及主權(海權)意識;開發利用鐵路、礦山、海洋資源。
3、教育類、選官類
強調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人才培養選拔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官員選拔要重視“德才兼備”;要打破受教育(選官)的群體的限制,擴大范圍和來源,促進教育公平;要適應時代要求,培養新式人才;促進教育的轉型,教育近代化、現代化;借鑒傳統教育和西方教育經驗,促進中國教育的發展。
4、民主法治類
民主化、法治化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民主制、法治的確立和完善是漫長的、曲折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同文明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借鑒,要勇于創新;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促進民主法治的發展;民主法治建設要從本國實際出發,結合本國國情;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5、其他
政治變革為經濟發展提供保證;經濟發展又會推進政治變革;文學藝術反映(歷史)社會現實,社會現實(歷史)也為文學藝術創作提供素材和來源;經典理論指導實踐;科學實踐完善與發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