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20:56:41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后的經濟地位。
1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時間
太平天國運動的時間是1851年至1864年,發生在咸豐和同治期間,主要領導人物是洪秀全,他帶領其他人組織了天平天國運動,這是對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的反抗戰爭,然而在1864年太平天國遭到清政府和外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以失敗告終。
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中國進入近代社會的初期,它既是單純的農民戰爭,又帶有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平均主義思想發展到了頂峰。
從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統治還延續了近半個世紀,但在這半個世紀中,中國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和鼓舞,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封建王朝的斗爭,半個世紀后終于爆發了辛亥革命。
2太平天國運動的思想主張
有田同耕,有糧同食,有衣同穿。簡單的說就是天下大同的思想。還有就是建立了圣庫的思想,每個人不能私自擁有任何工具和糧食,一定要上繳圣庫,然后統一發放?偠灾,言而總之,太平天國運動的思想是一種落后的小農思想。
3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背景
一、土地兼并嚴重,地主加緊對農民的盤剝。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南京條約》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自然災害的影響:廣西境內山嶺橫亙,與外界交通不便,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發生。1840到1850年,廣東、廣西和全國許多地區,水災、旱災、蝗災,連年不斷,廣大農民家破人亡,苦不堪言,陷入絕境,反抗斗爭此伏彼起,由于鴉片戰爭導致民族矛盾的加劇,從而進一步激化了國內階級的矛盾。
三、客民開始大量的流入,造成了人地矛盾,并一度上演了土客之爭。清朝時期,兩廣合稱為粵,廣東稱粵東,廣西稱粵西。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