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什么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18:17:53
海洋性氣候也稱“海洋氣候”或“大洋氣候”。是指受海洋顯著影響的區域氣候,就是海洋性突出的氣候,與大陸氣候正好相反,這種天氣常見于盛行風向岸邊吹的地方,主要在大洋島上和中緯度的西海岸。
1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特點
海洋性氣候:
1、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比較緩和,在洋面上甚至觀測不到日變化。全年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比大陸性氣候的時間晚;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變化的極值一般會比大陸往后延一個月左右,秋季的溫度要高于春季。
2、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降水天數多,但強度小。云霧多,濕度高。
3、在熱帶海洋多風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與中國南海是臺風生成和影響強烈的地區。
4、多云霧天氣,濕度大。多數臨近海洋的大陸地區,都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征。
大陸性氣候:
大陸性氣候最顯著的特征,是氣溫年較差或氣溫日較差很大。在氣溫的年變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別出現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別在1月和7月)。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也快,一般春溫高于秋溫。
在日變化中,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較早,通常在13~14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拂曉前后。大陸性氣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節和地區分布不均勻。大陸性氣候影響下的地區,一般為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2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區別
氣候特征不同:海洋性氣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氣候型。總的特點是受大陸影響小,受海洋影響大。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溫的年、日變化都比較和緩,年較差和日較差都比大陸性氣候小。春季氣溫低于秋季氣溫。全年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比大陸性氣候的時間晚;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溫度變化不同:海洋性氣候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較均勻,降水日數多、強度小;云霧頻數多,濕度高。在溫度年變化方面,春季冷于秋季,是海洋性氣候的一個明顯標志。最暖月出現在8月,甚至延至9月;最冷月為2月,在高緯度地區推遲到3月。
氣候影響不同;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候終年潮濕,年平均降水量比大陸性氣候多;而且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降水量比較穩定,年與年之間變化不大。四季濕度都很大,多云霧,天氣陰沉,難得晴天,少見陽光。
大陸性氣候的自然舒適度比較低。由于我國的大陸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導致我國相當大的區域包括三北地區以及長江流域等地區的采暖度日數或空調度日數都很高。另有相當部分地區入夏熱冬冷地區北部和寒冷地區大部分既有冬季采暖要求,又有夏季制冷降溫要求。
相關推薦:
高考地理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