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語文考點梳理(2)
2020-02-18 09:25:24高考網整理
二、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1、涉及到的實詞、虛詞,越來越貼近教材。
2、文言文試題在變化中求發展。
①雙文本的閱讀測試,信息量因此而增大。
②語言題與內容理解、分析題比例由3:2發展為2:3。
③試題中“對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分析、評價”設題明顯。
3、文言句子的翻譯
①句子翻譯以直譯為主。
②文言句式、關鍵詞語是翻譯的重點。
③文言句子的翻譯側重議論色彩的句子。
(二)背誦默寫
1、課本名句。
2、一些課外常見的、常用的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能激勵人向上的名句,這些名旬應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化內涵豐富且膾炙人口。
(三)古詩鑒賞
1、古詩鑒賞不講全詩的宏觀測試,而注重抓點帶面。
2、往往借助古人的評點展開賞析。
3、采用一個開放性較強的主觀性試題。
三、現代文閱讀
1、社會科學類文章與自然科學類文章主要考查理解、判斷、推斷的能力。偏重于抽象思維的考查。
2、文學作品閱讀,主要考查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偏重于形象思維的考查。
3、形象思維考查的內容及特點,散文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但小小說值得重視。
形象思維從設題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較抽象語句的理解。
②形象的認識與把握。
③隱含義的挖掘。
4、科學類文章閱讀在設置錯誤選項時,往往運用“似是而非”的手法。
①偷換概念。
②悖設因果。
③顛倒主次。
④擴大外延。
⑤改換性質。
在設置正確選項時,往往運用“似非而是”的手法。
5、文學作品閱讀:
①對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是重點,又是難點。
②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對一些主觀性強的題目進一步突出開放性。
③加大現代散文閱讀的難度。
四、語言的運用
(一)仿寫、擴寫、縮寫
仿寫:
1、每年命題的仿寫句,大都在二至三句,形式多樣。
2、仿寫句大都圍繞比喻、對偶、排比、反問等修辭格命題。
3、仿句側重于正反意義的命題。
擴寫:
1、擴展語句、重在圍繞主題詞展開。
2、擴展語句題與中學生活關系緊密。
縮寫:
壓縮語段題大都圍繞“新聞”設題。
(二)簡明、連貫、得體
簡明的考查:對多余詞語的刪除。依據保留必備詞語而不產生異義的標準。
連貫的3個條件:統一的話題、合理的句序、語言的銜接與呼應。連貫題常考常新。
得體大都側重在人與人的稱呼上,語境的場合上.情感的色彩上。
今后要注意的形式:
①將表格內容轉換為文字表述。
②對對子。
五、作文
(一)高考作文的開放性原則
在內容上,高考作文的題材應該盡量開闊,觸及的面應該盡量寬廣。在形式上,將繼續堅持“三自”方針.淡化文體要求。選材更加自由,給考生更大限度的寫作自由。
(二)高考作文的限制性原則
話題作文是在一定限制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地發揮.從而檢測學生在作文能力上所達到的高度。在寫作要求方面限制性也較以往有所增強,有效地起到了抑制、減少乃至杜絕宿構、套寫、抄襲的作用。
(三)培養發散思維,強調辯證意識
發散思維與求同思維是一對矛盾。近幾年來,高考作文十分強調話題的發散性、多元性、辯證性、多角度、立體化。而今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意味著辯證思維的作文開始回歸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