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指導】高三考生如何快速補基礎 (2)
2020-01-03 11:30:12高考網整理
問:
2020年就要來了,如果一些學生,到現在為止,補基礎依然沒有什么好的效果,一方面他們可能影響信心,一方面一些學生就直接把“我基礎差”當作考不好的理由了,現在努力抓基礎還來得及嗎?
回答:
2020年就要到來了,離2020高考不足6個月,以往確實有很多考生沒有抓住最佳補基礎的機會,一直到高考,都沒有考出理想成績,就是基礎太差,最終,基礎差已經作為考不好的借口了。
從時間上看,確實比較緊張,現在抓基礎,應該還來得及!只要方法對了,一定會有起色的,并且有很大起色。
問:
高分高考是不是基礎知識很牢固,根據高考經驗,他們是否需要重新再重視一下基礎知識?
回答:
高分是相對的,就拿北京市高考前10%的考生成績來參考,這個群體在高考中,答基礎題部分,同樣存在不足,例如2018年高考化學,前10%的考生,答化學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題,得分率是0.94;答化學實驗基礎題,得分率為0.75.由此可見,高分考生,答基礎題也可能會被扣分。
以往,我們面對的考生都是以高分考生為主,平時也不會提醒他們注重基礎知識,因為他們多數都覺得自己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但是在高考前,一定要帶他們過一遍基礎,因為對于高分考生來講,每多拿一分,難度更高。
從考試方面來看,高分考生在答基礎題方面失分,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導致的:
(1)步驟不合理;
(2)緊張影響正常發揮
(3)對簡單題處理更加草率,有時候是“自以為”的因素導致。
問:
就這個時間段來講,補基礎,有沒有好的辦法?特別一些家長和學生希望能快點補,越快越好,當然目的也就是快速提升成績。
回答:
簡要歸納一下:
錯誤的想法和做法:把高中階段所有的基礎知識,拉網式的、機械的過一遍,甚至指望別人講一遍,這樣的方式可能是錯誤的。因為時間不足,加上內容很多,特別是考生拉網式的備考,他們未必掌握相關的內容,學了前面,忘了后面,幾乎效果不明顯。
正確的做法:
根據做題需要,最好的載體是題型,例如數學卷:解析幾何部分,考生要想拿下這樣的題型,至少要具備熟練掌握基礎概念、基礎題型以及相關解法、常見考試題相關解法等。
主線:用到——集中學——掌握——鞏固完善。
問:
根據學科情況看,不同學科,學生在短期內提升成績(補基礎)難易程度也不同,是否可以排個序,順便再給一些簡要的建議?
回答:
從學科特點上看:
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英語這些科目,短時間內提升成績的可能性較大,歷史、語文等科目,短時間內提升有一定難度。
但是學生備考中有一個重要的策略需要正視:對于基礎一般的考生來講,目前最應該關注的是——提總分。結合自己的現狀,和六科學科特點,短期內提高總分是最佳的做法。
問:
學生需要快速補基礎,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幫助考生?
回答:
對于家長來講,我建議注重如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
家長做到“明確”:
例如給考生找學科輔導老師的時候,盡量要和考生、老師溝通,根據考生的實際情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什么判定標準。例如,某考生數學成績90分左右,家長覺得孩子數學成績一般,結果找數學老師輔導,一學期下來,基本上沒有取得什么進步。主要原因就是不夠明確。
家長正確的做法:明確一段時間內,給孩子講哪種題型,例如,三節課要把三角函數類型題講透徹,包括基礎知識、基本題型、常見題型、高考題型等,歸納全面,讓孩子立體化掌握,這樣就盡可能做到明確。這類題,孩子確實掌握了,再繼續往下開展補課。
問:
還有有一點時間,給一個具體案例,讓大家做參考。
回答:
由于時間問題,可能很難講全面一個非常具體的案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每年都會遇到中等生,從期中(期末),到高考,成績(總分)提升100分以上,甚至更高,每年都有案例。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確實找到補基礎最佳的途徑,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肯定,考生真正想要改變,需要的不一定是某種方法,而是自我認知。新高考的模式下,怎么做很關鍵,更關鍵的是——怎么想。
總體上看,補基礎需要考生:發自內心的改變+合理的方案+堅持,結果應該會很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