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語文科目調整說明
2019-01-24 17:45:59網絡整理
一般來說,省重點和市重點學校的老師,都會拼命研究這個綱領性的文件,為什么呢?
第一:一定要領會考試精神,緊跟最權威的綱領,保證跟出題人一條心
第二:不浪費同學們的時間,明確不考的,就不復習
第三:考綱中的例題也很重要,老師一定要出類似的題目,讓學生練習,這樣高考覺得熟悉,不慌亂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和去年相比,在保持整體穩定的基礎上有微調:
1、所有學科的“參考樣題”都用2018年北京卷部分試題進行相應替換。
2、語文:“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附錄1古詩文背誦篇目”“附錄2經典閱讀篇目例舉”均保持不變。
3、數學:“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保持不變.“
4、英語:重點調整和優化了語法知識考查形式,將“知識運用”板塊中的第一節由原來的單項填空題調整為語篇填空題。題量由以前的15道變成10道,總分值不變。
5、物理:“考核目標與要求”和“考試范圍與要求”均保持不變。
6、化學:“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保持不變。
7、生物:對“考試范圍與要求”作出適當調整
8、歷史:“試卷結構”和“考試內容及要求”保持不變
9、地理:“試卷結構”與“考試內容及要求”均無變化
10、政治:在總體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對一些內容進行了微調。
各科考什么?怎樣考?下面,讓我們先睹為快~
【 語 文 】
01
新版《考試說明》中,“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附錄1古詩文背誦篇目”“附錄2經典閱讀篇目例舉”均保持不變。“參考樣題”略有調整,刪去個別往年舊題或試測題,將2018年高考北京卷語文部分試題納入,具體調整如下:
調整后,參考樣題總數由2018年的69道增至71道。從整體看,2019年參考樣題體現出對語文基礎、經典閱讀、思維品質的重視,反映高考語文北京卷的命題思想和考查思路。
1.
重視語文基礎,突出綜合與運用
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對學生的素養形成、終身發展有重要意義。樣題強調在閱讀、表達等語文活動中,重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重視知識與能力的融合貫通,突出以特定情境為依托進行綜合考查的思路。如2018年第15題,在閱讀情境中考查對古代詩歌基本表現手法的理解和運用,第17題第④題,用校慶致辭的現實生活場景引出古詩文默寫,表現出積累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特征。
2.
重視經典閱讀,強調理解和感悟
經典著作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較高的審美價值,是傳承文化、塑造品格的重要載體。樣題強調閱讀經典文學和文化著作,應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前提下,理解、感受和領悟作品的形象、主旨及思想內涵等。如2018年第13題考查儒學經典《論語》,從作品內容和作者思想兩個層面,要求首先把握所選材料的整體意思,進而理解其反映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3.
重視思維發展,關注體驗和探究
在閱讀和寫作中重視思維訓練,鼓勵個性體驗,設置具有選擇性和一定開放性的題目。如2018年第20題,在內容的比較中隱含對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第22題要求聯系個人生活體驗,對作者的獨特感受有自己的分析和探究。又如微寫作及大作文的部分樣題,給予考生選擇的空間。這類試題,意在引導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獨立思考,增強探究意識和能力。
2019年北京卷語文學科《考試說明》的修訂,沿襲北京卷自2014年以來穩中有進、不斷優化與創新的總體改革思路,希望引導中學語文教學,從語文學科在學生終身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出發,立足工具性和人文性,繼續重視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同時進一步強調,要在語文綜合運用中,整合知識技能、方法態度和價值觀念,關注思維品質的提升,關注學科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