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政治復習方法 > 高考政治三輪沖刺,《生活與哲學》易錯知識匯總

        高考政治三輪沖刺,《生活與哲學》易錯知識匯總

        2018-12-24 19:37:45三好網

          1、人類從事的兩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學就是世界觀,世界觀就是哲學。×(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但并非所有的世界觀都是哲學。)

          3、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非所有哲學都是科學的。)

          4、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基礎,并且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

          5、物質資料生產方式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6、從意識的本質上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注意區別意識的產生和意識的本質。)

          7、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人腦。)

          8、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9、物質和意識是互相影響、相互依賴、互相促進的。×(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促進物質的發展。)

          10、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錯誤的思想意識的區別在于,是否對客觀事物作出了反映。×(應是正確的反映。)

          11、從本質上看,宗教是鬼神觀念在人腦中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意識是存在的反映而非觀念的反映。)

          12、正確思想意識的具有科學預見性、差異性、相對獨立性。√

          13、人的意識具有主觀色彩。√

          14、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以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為前提的。√

          15、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16、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17、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18、人的認識是有限和無限的統一。√

          19、“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說人們角度和立足點不同,對同一事實的評論也會不同。√

          20、“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耽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這首詩說明人們的利益立足點不同,階級立場不同,人們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識。√

          21、意識的能動作用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應是能動地認識世界和能動地改造世界。)

          22、有的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必須通過實踐得以實現。)

          23、意識對物質(認識對實踐,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阻礙)作用。√

          24、主觀與客觀相分離還是相統一,是錯誤路線與正確路線在認識上的根本區別。√

          25、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從實際出發。)

          26、機會主義和主觀主義都是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

          27、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共同毛病是從狹隘的局部經驗出發,主觀認識脫離當時當地的實際。×

          28、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最重要的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找出自己的前進道路。√

          29、我國當前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0、“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唯心主義觀點。×(唯物主義。)

          31、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和意識關系問題。√

          32、辨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和形處從屬地位。)

          33、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人類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活動,必須以承認自然與社會的客觀存在為前提。√

          3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種根本樹立的世界觀。√

          35、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6、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應是任何事物與周圍其他事物存在聯系。)

          37、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有條件的。)

          38、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不僅表現為空間上的左鄰右舍的聯系,也表現為時間上的前后相繼的聯系。√

          39、—事物與周圍事物的聯系是該事物存在與發展的條件。√

          40、“彗星、地震,預示國家衰敗”,“指紋、手相,決定人的命運”是用虛構的主觀聯系代替事物的真實聯系,屬于唯心主義觀點。√

          41、“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既是唯心主義觀點,又是形而上學觀點。√

          42、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43、人們可以把孤立的事物聯系起來。×(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另見36、37、42)

          44、凡先行后續的關系都構成因果聯系。×(還必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45、世界上的事物總是互為因果,彼此制約的,都處于因果鏈條的聯結之中。×(并非都處于因果關系之中。)

          4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啟示我們要正確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47、整體和部分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48、“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告訴我們整體處于統帥的決定地位。×(主要矛盾的地位。)

          49、由于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才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50、物質的根本屬性是客觀實在性。×(客觀存在性。)

          51、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52、運動是普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暫時的、有條件的、相對的。√

          53、正是無數具體事物的有限的變化和發展,才構成了整個世界的無限發展。√

          54、發展是一種運動和變化,運動和變化也是一種發展。×(并非所有的運動變化都屬于發展。

          55、發展的實質是一種運動和變化。×(發展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56、新事物都是后來出現的,后來出現的東西都是新事物。×(判明新事物的標志并非是出現的時間。)

          57、從事物的最終發展來看,新事物要比舊事物力量更強大,發展速度更快,更加成熟和完善。√

          59、“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否認了規律的客觀性,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61、人們可以發現、認識和利用規律,也可以制定、修改、廢除、創造、消滅和改變規律。×(遵循和利用。)

          62、人們可以改變規律起作用的條件和范圍,為人類謀福利。√

          63、自然規律是永恒不變的。×(規律與會隨著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64、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的規律制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如實反映。√

          65、認識客觀規律是前提和基礎,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才是目的。√

          66、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傳統觀念的束縛。×(堅持“揚棄”的結合。)

          67、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68、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69、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0、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現實的、無條件的。×(轉化是有條件的。)

          72、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73、物體在同一瞬間既在這個地方又不在這個地方,體現了物質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74、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兩分法。×(還有重點論。)

          75、矛盾的普遍性是各種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原因,構成這個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特殊性)

          76、“對癥下藥”、“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人云亦云”等成語都體現了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注意理解具體概念。)

          78、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不一樣。)

          79、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注意理解和把握二者關系。)

          80、我們既要從普遍性中概括出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的指導下去研究普遍性。×(同上。)

          81、主要矛盾決定著事物發展的進程和方向。√

          82、“牽牛要牽牛鼻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工作在做到點子上”、都是在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83、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規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85、“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符合矛盾主次方面關系原理。√

          86、“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體現了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必然聯系。√

          87、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及其運動。)

          88、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89、外因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著加速作用。×(外因起加速或減緩的作用。)

          90、外因有時會對事物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9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體現了內因的決定作用和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92、“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啟示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充分發揮內因的作用,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93、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質變。×(質變帶來發展,但相反則不正確。)

          94、事物數量上的增減是量變引起質變的唯一形式。×(量變表現為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

          95、只要有量變,就會有質變,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質變的條件性。)

          96、“過猶不及”啟示我們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注意量變的啟示之一是堅持適度原則。)

          97、“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防微杜漸”啟示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不忽視支流、發揮主觀能動性,趨利避害。√

          98、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全盤否定。×(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一個揚棄的過程。)

          100、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01、唯物辨證法與形而上學最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102、只有堅持唯物辨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才能真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03、堅持辨證法與反對形而上學是統一的。√

          105、“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諷刺的是用孤立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的,沒有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106、“女媧補天”、“制天命而用之”、“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說明了要善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107、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還應遵循客觀規律。)

          108、只有正確的認識(意識、社會意識、理論)才會對客觀事物起作用。×(只有正確的認識才具有推動作用。)

          109、人們能夠利用條件、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

          110、人們按規律辦事,不僅要區分不同的規律,而且還要區分同一規律在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表現。√

          111、按規律辦事,還要注意當事物由一種存在狀態轉化為另一種存在狀態時,其中的規律也隨之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事物運動變化中把握規律,使自己的思想適應變化了的客觀,按變化了的客觀規律辦事。√

          112、人們按規律辦事還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而利用和創造條件,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113、“審時度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說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以規律為指導,分析條件,發揮有利條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條件的影響,以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115、有的現象不一定是事物本質的表現。×(現象都是客觀規律的外在表現。)

          116、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理性認識是否正確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117、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現象的正確認識。×(本質及規律的正確認識。)

          118、科學理論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學理論。×(二者不能簡單等同。)

          119、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也是整個認識的起點和基礎。√

          120、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

          121、任何感性認識都能上升為理性認識。×

          122、現象是入門的向導。√

          123、占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是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關鍵。×

          124、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125、把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意味著認識過程的結束。×

          126、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127、事物的客觀性質決定了認識事物要堅持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128、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是統一的科學思維,我們既要注意在分析指導下的深入綜合,又要注意在綜合基礎上的分析。×

          129、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核心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

          130、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就是打破一切常規,敢想敢做。×

          131、伴隨著合理的想象與創造性思維,人們的認識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發揮,認識成果甚至是驚人的。√

          132、創造性思維要求以科學理論為指導。√

          133、創造性思維的一個表現是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

          134、培養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需要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超越;務必積累知識;要正確對待靈感和頓悟;還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135、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標簽:高考備考 政治復習方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国产呦系列呦交|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污视频在线看网站| 又黄又骚的网站| 黄页免费视频播放在线播放| 大香焦伊人久久| 戍人视频fc2最近一周|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5在热| 波多野结衣全部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亚洲视频一区| 午夜大片免费完整在线看|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 日本最大色倩网站www|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男女同床爽爽视频免费|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91网站免费观看|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国产99在线a视频|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