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古典詩詞表現(xiàn)手法

        古典詩詞表現(xiàn)手法

        2018-12-03 10:42:37學科網(wǎng)

          表現(xiàn)手法,又叫“表達技巧”,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從大方面來劃分,包括表達方式類、語句修辭類、結構思路類、語意層次關系類共四大類,也可歸并為以下三大類。

          一、表達方式

          記敘

          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

          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詩人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

          描寫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

          如:“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

          詩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fā)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議論

          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抒情

          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

          如:“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

          首聯(lián)中起句以時間、事件、環(huán)境三者相互照應,寫出旅客的辛勞,對句直抒詩人的感慨。“客行”與“故鄉(xiāng)”相比較,自然生出一個“悲”字來。

          二、修辭手法

          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diào)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如:“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發(fā),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fā)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nèi)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從篇法結構講,四聯(lián)八句,句句對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落葉聲對“滾滾”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xiàn)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這一聯(lián)采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的喜愛之情夸張到極點。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這首詞除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jīng)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氣吞萬里如虎”寫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春風十里”引杜牧詩,表現(xiàn)往日揚州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今日所見的凄涼,是實寫。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昔盛今衰的感慨。

          排比

          把內(nèi)容緊密關聯(lián)、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純用名詞組合,構成典型環(huán)境。

          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如:“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yè)績。

          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如:“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diào)了歷史之必然。

          三、寫作手法

          起興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

          首聯(lián)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虛實結合

          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舍。

          聯(lián)想

          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如:“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襯托/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zhì)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烘托是較大規(guī)模的襯托。

          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如:“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渲染

          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象征

          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如:“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這兩句描寫青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對比/對照

          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

          如:“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后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抑揚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

          如:“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照應

          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如:“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首聯(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動靜

          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如:“沙頭宿鳥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

          正側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如:“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是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現(xiàn)出來。

          直抒胸臆

          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chǎn)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直接抒發(f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chǎn)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

          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托物言志

          如: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托物言志,寫柳樹獨處荒園無人觀賞,抒發(fā)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例如: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清靜安詳?shù)木辰纭G皟删鋵懺娙霜氉砸蝗俗谟纳蠲艿闹窳种校贿厪椫傧遥贿呌职l(fā)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xiàn)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diào)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標簽:復習方法 語文作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free性欧美极度另类性性欧美|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 手机在线观看一级午夜片| 亚州1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2021|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国产a级黄色片|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全黄a免费一级毛片人人爱| 贵妇肉体销魂阅读|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911色主站性欧美|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中文在线√天堂|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美国经典三级版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裸舞福利资源在线视频| loveme枫と铃樱花动漫|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2018|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