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民主政治(2)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2 22:43:24
3.消除貧困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中國共產黨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2013年至2016年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至4335萬人,年均減少1391萬人。《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指出,中國的減貧行動是中國人權事業進步的最顯著標志,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創造了世界人權發展新奇跡。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致力于減貧行動。
考點3:黨如何發揮領導核心的作用
考法點評:從歷年的對該考點的考核的綜合分析來看,多是以選擇題出現,是重要的知識考核內容,從背景選材來看,可多關注時政熱點如黨的十九大全會,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通過關于憲法修改的建議等重要時政信息,同時備考時還應注意把握好黨的領導與人大、民主黨派、政協等知識點的關系。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談談黨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如何更好發揮其作用。
答題模板:
地位+執政理念+執政方式
答題要點:
①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②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③黨堅持依法執政、民主執政、科學執政。
1.(2014·山東卷)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材料二 為進一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制約問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修改環境保護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計劃。
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脫實向虛"傾向明顯。受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和出口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業甚至面臨全行業虧損的局面。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資金流向股市、房地產等。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7年10月18-24日在北京隆重舉行。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重申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精神",昭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目的正是號召全黨在夢想起航的地方汲取精神動力,增強落實十九大戰略擘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紅船精神"啟示我們黨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黨章黨規規范黨員干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引導全體黨員做合格黨員。要抓住"關鍵少數",抓實基層支部,堅持問題導向,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保證黨員以身作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善于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加快形成覆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對于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至關重要。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中有關黨的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怎樣才能帶領人民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軍民融合政策一覽表
時間 政策事件
2015年10月2日 2015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軍民融合戰略落到規劃之中、變成路線圖。
2017年1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這是由中央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統一領導軍民融合發展。
2017年3月30日 《全面推進國防工業軍民融合指導意見》將進入發布階段。干一件事,居民如何的整體性政策文件,將在軍轉民、民參軍、居民資源共享和擴大軍工開放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20176月20日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逐步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在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中的作用。
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迭擇。黨中央著眼發展全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謀求區域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京津冀三省市考察調研。詳細了解區位、規劃狀況,經濟發展條件等情況。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習近平先后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他再次強調,要深入研究論證新城問題,可考慮在河北合適的地方進行規劃,建設一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城。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多次組織國務院有關部門、河北省、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等有關方面,召開專題會議和小范圍會議,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土地、水資源和能源保障、環境能力、人口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經過多輪對比、反復論證新區選址。
習近平強調:設立雄安新區,一定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結合材料,說明在雄安新區的決策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發揮領導作用的。
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3日全國政協會議在京召開。"東北老工業基地"不但再次登上熱詞榜,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們會上會下談論的焦點。會議針對"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進行了專題協商,廣泛聽取一線工人、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等意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23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了一些很接地氣的良策實招,得到黨中央的充分肯定,為黨和國家制定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政策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在振興東北經濟過程中黨中央重視發揮政協作用的必要性。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考法點評:高考全國卷對課本考點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民族關系、民族原則及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上。主要考查通過我國政府的行為或措施,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鞏固新型民族關系、保障少數民族地區的權利一級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等知識點。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民族發展取得巨大歷史成就的原因。
答題模板:
黨領導+民族原則+民族制度+民族關系
答題要點:
①鞏固和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處理民族關系的三項基本原則。
④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