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幫暑期直播答疑總結:語文文言文怎么學才提分?(4)
2016-09-05 14:19:57高考幫
四、其他問題
問題:老師,我討厭我們班主任,甚至聽課都不想聽他上了,怎么辦
愛智康馮葉老師:你們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嗎?無論哪一科,我們的學習是要對自己負責的啊,放下之前對老師的誤解與隔膜,將自己的學業踏實鞏固,你會懷念你的中學時光,你也會懷念你的班主任。
問題:老師 語文總體成績就是提不上去怎么辦
愛智康馮葉老師:看看自己是哪一個模塊丟分最多,然后下手整理,每種題型都有自己的特點以及解題方法,看一下我分模塊與題型的解答。
問題:老師,對于我這種高一高二語文課都在睡覺,基礎不好,平時考試也就90到105之間,怎么提高語文成績
愛智康馮葉老師:從現在開始,給語文時間,進行有效率的復習。可以分模塊進行,看一下我每個模塊進行的解答。先認清自己的哪一個模塊丟分最多,然后下手整理。
問題:老師,你好,我是高三的一名學生。對于每天背成語能提升成語題的準確率嗎?
愛智康馮葉老師:沒問題,將成語的內容整合成一個本子上,每天抽出20-30分鐘的時間進行翻閱,翻閱次數多了,自然就記住了,慢慢來,加油!
問題:我是2018年陜西文科考生,我是不知道如何背文言文,是應該先翻譯 后抄寫 再背誦?還是:讀熟 直接背???
愛智康馮葉老師:對于簡單的文言文,可以熟讀之后直接記憶,當然,有困難的篇目,可以把重點段落與句子進行抄寫甚至默寫。
問題:天津理科生 選擇都不好 語文很少及格 上課跟著走 但是提高不了語文成績 還有詩詞的背誦不知從何下手
愛智康馮葉老師:選擇不好,分析下自己是哪類的選擇不好,語文的成績在于積累,不是一朝一夕,慢慢加油!看一下不同模塊與題型我給出的解題思路。詩詞背誦,簡單的熟讀背誦即可,有困難的抄寫一下。
問題:我是2017年山西文科考生,我是不會語文選擇題,每次下來都是錯5個左右,很困惑,請問老師有沒有什么方法呢?還有最后的作文,在高考考場上跟本一下子找不出什么立意,應該怎樣快速找出作文的立意呢?
愛智康馮葉老師:每次錯五個,是哪類的選擇題錯的多?
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須自己從材料中選取角度,提煉話題,概括主旨。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
(一)寓言或故事類
審題要點
(1)把握故事的基本情節。如材料中的人物言行、矛盾沖突、事件的起因及后果等。
(2)明確材料的主要對象,若涉及對象不止一個,則要理清主次和關系,多角度思考。
(3)研讀材料中的關鍵語句,一般情況下,材料中的問句、感嘆句、比喻句、議論性語句、人物對話及提示語都是關鍵信息承載的對象,時常包含著命題者的意圖,即文章的話題,一定要細細研讀。
(4)推導故事的因果,在把握了故事基本情節,明確主要對象之后,圍繞著材料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因果推導,往往我們推導出的結果就是我們寫作的論點。
(5)別放過寓言或故事中的細節描寫,這其中也暗含著寫作的角度,可進行發散性思維。
(二)列舉類材料
審題要點
(1)抓關鍵語句,明確話題。此類材料形式多樣,或為社會現象羅列,或為寓言故事羅列,或為名言警語羅列,抑或是針對一個問題的觀點看法羅列,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讀材料時關注幾則材料同時出現的關鍵語句,這便是命題者的設題意向,也就是我們寫作的論題。
(2)明確關系,分清類別。命題者羅列的材料看似松散,實則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必須發現材料之間的關系,才能明確立意。材料之間大致有以下幾種關系:并列式,即幾種并列式的不同看法,此類材料相對容易,淡化了審題,選取其中一種即可;對舉式,提供的材料在內容上一般是相對(反)的,在層次上明顯分為兩部分,此類材料要求我們注意二者之間的關系,既要區別,又要聯系;聯結式,即兩則或多則材料羅列,共同反映一種現象或體現一個道理,此類材料要求我們善于抓取關鍵詞句,明確問主題。
(3)尋求材料之間的共同點。此類題型必須找尋材料之間的共同點,這共同點往往是我們的寫作的切入點,而不能單獨選取一則材料作為寫作的切入點。
時事現象類材料
審題要點
(1)選準靶子,即準確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會問題或現象。
(2)抓關鍵語句,明確傾向,確立寫點,在具體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明確命題人的觀點傾向,確定寫作具體的點。
(3)通過現象揭示問題的本質,分析問題不能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而應該分析問題的根源、危害及改革方案等。
(4)善用哲學方法分析問題,如發展的觀點、辯證的觀點、普遍聯系的觀點等,使認識有理性深度。
詩詞和名言警句類材料
審題要點
(1)抓住意象,品味意蘊。詩歌是借助意象來表達情意的,而詩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審題時可抓住意象這一特點去聯想、體會,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義和所指的對象,然后立意作文。
(2)提煉生活現象或哲理。名言警句一般是經過長時間積淀下來的不可隨意更改的哲理性的語言。對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則)審題時,我們要先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生活現象或哲理。
(3)放諸當下,理性思考。明確了詩歌或名言警句所蘊含的的哲理后,還要把它置于當今時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讀,發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如《伶官傳序》中有這樣一則名言:憂勞可以興國,豫逸可以亡身。從歷史教訓層面上看,有其合理性,若從當今信息化社會實情看,憂勞可以亡身(如過勞死重復建設等)豫逸可以興國(借助高科技進行工農業生產、縮小工期提高效率等)都是成立的命題。
圖畫作文
找到圖畫中的關鍵文字,對比圖畫中的信息,共同點與差異性。
問題:老師好,我2018年高考漢語文,語文成績一直提不上去。想找個教輔資料,有推薦嗎?
愛智康馮葉老師:《五年高考三年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