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家長必讀 > 高考期間如履薄冰的母女關系,如何迎來柳暗花明?

        高考期間如履薄冰的母女關系,如何迎來柳暗花明?

        2016-04-05 17:36:29高考過來人

           從“如履薄冰”到“柳暗花明”,用來形容我和老媽之間的關系再好不過了。

          在我背井離鄉邁入大學校門之前,我人生的重要抉擇幾乎都是由我媽決定。老媽性格強勢,做事以目的為導向,追求面面俱到。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幫手在身邊,我自小高枕無憂,安心的當著大家眼中的乖乖女,沒別的特點,就倆字兒——聽話。諸如就讀哪所中學,選擇理科還是文科,報考哪所高校,填寫什么專業之類的問題,也少不了她的“指(gan)導(she)”。

          我本就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在她的“強壓”之下就更不敢多做幻想了,即使偶爾和她爭論,不出三句也就被駁得啞口無言,打回原形了。

          但是,人總會成長,成長伴隨著思考,思考帶來叛逆。

          從初中那年她對我交友的干涉開始,我內心就留下了抵觸的種子。我有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為人善良又好脾氣,總是在我疏忽大意時提醒我,在我負能量的時候安慰我,是我最給力的“備忘錄”。唯一令人憂心的就是她的成績。也正是因為她成績不好,老媽對她一直很有成見。我已經不記得是什么事情引爆老媽的雷區了,她命令我與朋友保持距離,告訴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時她說完這句話就離開了房間,只留我一人在那里哭,默默地替朋友鳴不平。也許學生時代的我們很難有別的評判標準,但是僅以成績一項就將人劃分三六九等,也令人難以接受。而她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論調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這種對她權威的排斥情緒在高三時達到了頂峰。

          高三那年,父母過度的重視令我感到壓力山大,我和老媽的關系也達到了冰點。她是一個話里有話、深藏不露的人,對忘性大又從不藏事的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敬畏的恐怖技能。她偶爾會施放輕微電壓,狀似不經意的提及一些奇怪的話題,實則側面打探我的虛實。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從沒多想這層深意,只是可能年輕一代間的交流和父母輩有太大差異吧,直到她爆發,我才意識到她偷看了我的短信。我和關系不錯的男同學在短信里互“嘴”,老媽信以為真,嚴正的警告我:“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成天說這些亂七八糟的有意思沒……”我思量著她一定早已把我劃在早戀行列中了。這件事本就子虛烏有,后來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我倆的關系從那時起便每況愈下

          她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從小就教導我凡事要考慮最壞的一面。

          我媽高考考了不下三次,一次比一次考的爛,到后來是逢考必拉肚子。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她對我也不抱太大希望。我常常給身邊同學說:“我媽不信任我。小學覺得我考不上初中,初中覺得我考不上高中,高中覺得我考不上大學,上了大學又覺得我找不到工作。”絲毫沒有夸張,幾乎每到大考,我媽就要找我談心,問我考不上怎么辦,進不了好的學校,我是要去爛學校的好班還是好學校的爛班……偏偏我又是一個盲目樂觀的家伙,在我媽發狠話說“你考到三本你別想走!”的時候,我傲嬌的嗤之以鼻:“上二本我都不走!”現在想想她當時內心應該是在咆哮吧,“也不看看撒泡尿自己照照有沒有那能力!”

          我知道那些成天看著孩子不好好用功,或者明明看著孩子用功了、成績卻依舊不理想的家長,都恨不得能代替孩子去參加高考。但他們也只能干著急,束手無策,F在想想那陣我媽和我關系那么緊張,大概就是因為如此。她一直拿我的市?汲煽兒蜌v年高考一本線做對比,發現我回回連二本線都上不了,在班里排名又靠后,大概一看到我就覺得臉上寫著“落榜”二字吧。沒想到我偏偏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上一本大學簡直如探囊取物,壓根不理解她的擔憂,跟她對著干似的,偷偷玩玩空間應用,和同學發發短信什么的。終于有天她爆發了,把我書桌上所有書都推到地上,讓我別學了想干嘛就去干嘛吧,然后一個人坐在床上痛哭。看到她絕望的樣子,我想去安慰一下,卻又不知道怎么開口,蒼白的保證實在是太無力,我希望我能用成績告訴她不必有這么大壓力,只是那時的我也不能保證未來。

          終于結束了高考。去學校領完標準答案回家的那天晚上,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忐忑的拿著答案進了屋,老媽坐在床上,臺燈微弱的光下是她面無表情的臉。她面無表情的時候,是我最害怕最不敢靠近的時候。在那樣沉重的氛圍之下,我苦悶著臉對答案,所幸發揮正常,分數如我所料。終于到了要用成績說話的時候,我有些緊張又有些得意,我說:“估完了,大概580吧,數學130多,語文XXX,英語XXX……”。她依舊面無表情,聽我說完,只丟給我一句:“再去估一遍。”我問為什么,她沒有理我。那昏暗的環境,壓抑的氛圍,我連讓她說清楚的勇氣都沒有,默默地走開了。那種憋悶的感覺至今都不愿意再回想。到后來,當高考已成往事,她才告訴我,她根本不相信我數學能考那么多分,所以即使我告訴她我估了那么多分,也只是證明自己的浮躁和自大。

          現在我和她說起那段日子,她依舊不承認是自己的悲觀思想在作祟。我試圖讓她認栽,“你說我考不上,我哪次沒考上?”但她總有她的道理,“我要不這么說,你就是考不上。”瞧,歪理。我的人生又不可能重新來過。

          哎,如今回想高三生活,唯有“壓抑”兩字能夠形容。直到高考成績公布,我和老媽間的關系才逐漸緩解。我終于等到了用成績說話的這一天,興奮的跳起來的同時,心里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喜悅:“我要離開陜西,我不能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我的大學生活,我不能再讓自己的生活時時刻刻被她影響,我要去北京,我要見大世面!

          盡管我達到了預期的高考分,但要報帝都的大學,分數是硬傷。夠分的就那么幾個,于是蘿卜里面挑大個,報了中國地質大學,至于說專業問題,根本沒在考慮范圍之內。舅舅說地理信息系統這個專業不錯,有發展前景,我本著“既然啥都不懂,就乖乖聽話”的原則默認了這個專業,畢竟名字聽起來還是挺高大上的。而老媽就更夸張了,不僅認死理一樣報了這個專業,還一定要讓我填不服從調劑。我們2010年那屆是陜西第一屆平行志愿,別說我媽,我身邊都很少有人了解平行志愿錄取是怎么回事。說到調劑問題,作為知識尚處于人生巔峰的我來說,腳丫子想也是要服從的呀,成績高還是不高,它就在那里,不增不減。該不滿足人家的專業線就是不滿足,你能選擇的要么是被迫換專業,要么是退檔。一旦退檔,就只能來年再戰了。不過我是怎么勸都勸不動我媽,她仗著自己比我多吃幾年鹽,多過幾年橋,以強權壓迫于我“等要退檔了再說!”

          果真,檔被提走以后就杳無音訊了。我腦缺的看著她著急的樣子,幸災樂禍,心想:“我早說了吧!讓你不聽我的!被退檔了就是你的原因!”老媽畢竟是老媽,親自出馬,所向披靡。她一個電話打到學校招辦詢問,才得知學校即將退我的檔。學校招辦對于成績高不想放走的學生,還考慮打電話詢問一下是否愿意改為服從調劑,像我這種踩著提檔線進的“差生”,人家連問都不愿意問,直接定死刑。如若不是老媽電話打的及時,力挽狂瀾般阻止了事情的惡化,不然我的人生也不會是現在這條軌跡了。至今想來,我還心有余悸。

          高考期間如履薄冰的母女關系,如何迎來柳暗花明?高考過來人原創

          就是這樣,在我20多年的人生里,我媽拉著我的手走了大半路程。

          無論是文理分科,還是擇校擇專業,她都在我一無所知的時候給我指明了方向,用她能利用到的一切資源來幫助我。盡管那時的我和她矛盾重重,她也很少考慮到我的需求,但我沒有立場去指責她。因為那時候的我根本不了解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自己的無知把她推到了一個強權的地位,而把自己壓在黑暗的角落。

          在大學我學到了一門令我感觸很深的課程,叫做職業生涯規劃。我悔恨自己為何沒有早點接觸到這類知識,提前樹立起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如果當初我在高二分科時就能夠明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性格,打算進入什么行業、未來預期達到什么成就、最終要過怎樣的生活,那么我的生活也許不會像現在這樣糊涂,至少我能喚醒自身的主人翁意識,不用讓別人來規劃我的人生之路。知識真的會改變命運,了解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多么想以自己無知的過去來喚醒還有機會獨立思考自己人生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借助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去了解自己,了解專業,了解學校,了解未來想要走的那條路,這樣即使將來有困難委屈,有痛苦無奈,也不會懊惱后悔,更不會埋怨他人,特別是最希望你好的人。

          相比高三,我已經成熟很多,和母親的關系也越來越好。我在學校的時候會告訴她我想念她,她也會經常用微信發一些養生秘訣給我;我會告訴她我有點怕她,她在身邊我放不開手腳獨立做事,她也學著不過問太多,讓我獨立。有次我還專門打電話問她:“我已經告訴你我準備送你的那條絲巾,是別人送我的,你怎么不問我那個人是誰?我還等著你問呢!”她說,“我還真的仔細考慮了一下這個問題,后來怕你又批評我管太多,就沒有問了。”感動之余,我竟無言以對。是啊,在歷經了那些年的戰戰兢兢和彼此疏遠之后,我終于長大了,懂事了,她也放手了,欣慰了。如今分隔兩地的我們,開始學著怎么樣和對方更加友好的相處,過猶不及,我們都在找尋一個平衡點,來幫助我們在親情這門課程上獲得更好的分數

          我過去一直用“如履薄冰”來形容我和老媽之間的關系,如今也該換一個詞了,“柳暗花明”怎么樣呢?

          無論如何,父母總是最希望我們好的人。我們不應去責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而應該盡力去感受、理解這份微妙的愛。父母的過來人經驗或許已經過時,但仍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用來形容我和老媽之間的關系再好不過了。

          在我背井離鄉邁入大學校門之前,我人生的重要抉擇幾乎都是由我媽決定。老媽性格強勢,做事以目的為導向,追求面面俱到。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幫手在身邊,我自小高枕無憂,安心的當著大家眼中的乖乖女,沒別的特點,就倆字兒——聽話。諸如就讀哪所中學,選擇理科還是文科,報考哪所高校,填寫什么專業之類的問題,也少不了她的“指(gan)導(she)”。

          我本就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在她的“強壓”之下就更不敢多做幻想了,即使偶爾和她爭論,不出三句也就被駁得啞口無言,打回原形了。

          但是,人總會成長,成長伴隨著思考,思考帶來叛逆。

          從初中那年她對我交友的干涉開始,我內心就留下了抵觸的種子。我有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為人善良又好脾氣,總是在我疏忽大意時提醒我,在我負能量的時候安慰我,是我最給力的“備忘錄”。唯一令人憂心的就是她的成績。也正是因為她成績不好,老媽對她一直很有成見。我已經不記得是什么事情引爆老媽的雷區了,她命令我與朋友保持距離,告訴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時她說完這句話就離開了房間,只留我一人在那里哭,默默地替朋友鳴不平。也許學生時代的我們很難有別的評判標準,但是僅以成績一項就將人劃分三六九等,也令人難以接受。而她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論調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這種對她權威的排斥情緒在高三時達到了頂峰。

          高三那年,父母過度的重視令我感到壓力山大,我和老媽的關系也達到了冰點。她是一個話里有話、深藏不露的人,對忘性大又從不藏事的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敬畏的恐怖技能。她偶爾會施放輕微電壓,狀似不經意的提及一些奇怪的話題,實則側面打探我的虛實。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從沒多想這層深意,只是可能年輕一代間的交流和父母輩有太大差異吧,直到她爆發,我才意識到她偷看了我的短信。我和關系不錯的男同學在短信里互“嘴”,老媽信以為真,嚴正的警告我:“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成天說這些亂七八糟的有意思沒……”我思量著她一定早已把我劃在早戀行列中了。這件事本就子虛烏有,后來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我倆的關系從那時起便每況愈下。

          她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從小就教導我凡事要考慮最壞的一面。

          我媽高考考了不下三次,一次比一次考的爛,到后來是逢考必拉肚子。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她對我也不抱太大希望。我常常給身邊同學說:“我媽不信任我。小學覺得我考不上初中,初中覺得我考不上高中,高中覺得我考不上大學,上了大學又覺得我找不到工作。”絲毫沒有夸張,幾乎每到大考,我媽就要找我談心,問我考不上怎么辦,進不了好的學校,我是要去爛學校的好班還是好學校的爛班……偏偏我又是一個盲目樂觀的家伙,在我媽發狠話說“你考到三本你別想走!”的時候,我傲嬌的嗤之以鼻:“上二本我都不走!”現在想想她當時內心應該是在咆哮吧,“也不看看撒泡尿自己照照有沒有那能力!”

          我知道那些成天看著孩子不好好用功,或者明明看著孩子用功了、成績卻依舊不理想的家長,都恨不得能代替孩子去參加高考。但他們也只能干著急,束手無策,F在想想那陣我媽和我關系那么緊張,大概就是因為如此。她一直拿我的市?汲煽兒蜌v年高考一本線做對比,發現我回回連二本線都上不了,在班里排名又靠后,大概一看到我就覺得臉上寫著“落榜”二字吧。沒想到我偏偏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上一本大學簡直如探囊取物,壓根不理解她的擔憂,跟她對著干似的,偷偷玩玩空間應用,和同學發發短信什么的。終于有天她爆發了,把我書桌上所有書都推到地上,讓我別學了想干嘛就去干嘛吧,然后一個人坐在床上痛哭。看到她絕望的樣子,我想去安慰一下,卻又不知道怎么開口,蒼白的保證實在是太無力,我希望我能用成績告訴她不必有這么大壓力,只是那時的我也不能保證未來。

          終于結束了高考。去學校領完標準答案回家的那天晚上,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忐忑的拿著答案進了屋,老媽坐在床上,臺燈微弱的光下是她面無表情的臉。她面無表情的時候,是我最害怕最不敢靠近的時候。在那樣沉重的氛圍之下,我苦悶著臉對答案,所幸發揮正常,分數如我所料。終于到了要用成績說話的時候,我有些緊張又有些得意,我說:“估完了,大概580吧,數學130多,語文XXX,英語XXX……”。她依舊面無表情,聽我說完,只丟給我一句:“再去估一遍。”我問為什么,她沒有理我。那昏暗的環境,壓抑的氛圍,我連讓她說清楚的勇氣都沒有,默默地走開了。那種憋悶的感覺至今都不愿意再回想。到后來,當高考已成往事,她才告訴我,她根本不相信我數學能考那么多分,所以即使我告訴她我估了那么多分,也只是證明自己的浮躁和自大。

          現在我和她說起那段日子,她依舊不承認是自己的悲觀思想在作祟。我試圖讓她認栽,“你說我考不上,我哪次沒考上?”但她總有她的道理,“我要不這么說,你就是考不上。”瞧,歪理。我的人生又不可能重新來過。

          哎,如今回想高三生活,唯有“壓抑”兩字能夠形容。直到高考成績公布,我和老媽間的關系才逐漸緩解。我終于等到了用成績說話的這一天,興奮的跳起來的同時,心里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喜悅:“我要離開陜西,我不能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我的大學生活,我不能再讓自己的生活時時刻刻被她影響,我要去北京,我要見大世面!”

          盡管我達到了預期的高考分,但要報帝都的大學,分數是硬傷。夠分的就那么幾個,于是蘿卜里面挑大個,報了中國地質大學,至于說專業問題,根本沒在考慮范圍之內。舅舅說地理信息系統這個專業不錯,有發展前景,我本著“既然啥都不懂,就乖乖聽話”的原則默認了這個專業,畢竟名字聽起來還是挺高大上的。而老媽就更夸張了,不僅認死理一樣報了這個專業,還一定要讓我填不服從調劑。我們2010年那屆是陜西第一屆平行志愿,別說我媽,我身邊都很少有人了解平行志愿錄取是怎么回事。說到調劑問題,作為知識尚處于人生巔峰的我來說,腳丫子想也是要服從的呀,成績高還是不高,它就在那里,不增不減。該不滿足人家的專業線就是不滿足,你能選擇的要么是被迫換專業,要么是退檔。一旦退檔,就只能來年再戰了。不過我是怎么勸都勸不動我媽,她仗著自己比我多吃幾年鹽,多過幾年橋,以強權壓迫于我“等要退檔了再說!”

          果真,檔被提走以后就杳無音訊了。我腦缺的看著她著急的樣子,幸災樂禍,心想:“我早說了吧!讓你不聽我的!被退檔了就是你的原因!”老媽畢竟是老媽,親自出馬,所向披靡。她一個電話打到學校招辦詢問,才得知學校即將退我的檔。學校招辦對于成績高不想放走的學生,還考慮打電話詢問一下是否愿意改為服從調劑,像我這種踩著提檔線進的“差生”,人家連問都不愿意問,直接定死刑。如若不是老媽電話打的及時,力挽狂瀾般阻止了事情的惡化,不然我的人生也不會是現在這條軌跡了。至今想來,我還心有余悸。

          就是這樣,在我20多年的人生里,我媽拉著我的手走了大半路程。

          無論是文理分科,還是擇校擇專業,她都在我一無所知的時候給我指明了方向,用她能利用到的一切資源來幫助我。盡管那時的我和她矛盾重重,她也很少考慮到我的需求,但我沒有立場去指責她。因為那時候的我根本不了解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自己的無知把她推到了一個強權的地位,而把自己壓在黑暗的角落。

          在大學我學到了一門令我感觸很深的課程,叫做職業生涯規劃。我悔恨自己為何沒有早點接觸到這類知識,提前樹立起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如果當初我在高二分科時就能夠明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性格,打算進入什么行業、未來預期達到什么成就、最終要過怎樣的生活,那么我的生活也許不會像現在這樣糊涂,至少我能喚醒自身的主人翁意識,不用讓別人來規劃我的人生之路。知識真的會改變命運,了解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多么想以自己無知的過去來喚醒還有機會獨立思考自己人生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借助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去了解自己,了解專業,了解學校,了解未來想要走的那條路,這樣即使將來有困難委屈,有痛苦無奈,也不會懊惱后悔,更不會埋怨他人,特別是最希望你好的人。

          相比高三,我已經成熟很多,和母親的關系也越來越好。我在學校的時候會告訴她我想念她,她也會經常用微信發一些養生秘訣給我;我會告訴她我有點怕她,她在身邊我放不開手腳獨立做事,她也學著不過問太多,讓我獨立。有次我還專門打電話問她:“我已經告訴你我準備送你的那條絲巾,是別人送我的,你怎么不問我那個人是誰?我還等著你問呢!”她說,“我還真的仔細考慮了一下這個問題,后來怕你又批評我管太多,就沒有問了。”感動之余,我竟無言以對。是啊,在歷經了那些年的戰戰兢兢和彼此疏遠之后,我終于長大了,懂事了,她也放手了,欣慰了。如今分隔兩地的我們,開始學著怎么樣和對方更加友好的相處,過猶不及,我們都在找尋一個平衡點,來幫助我們在親情這門課程上獲得更好的分數。

          我過去一直用“如履薄冰”來形容我和老媽之間的關系,如今也該換一個詞了,“柳暗花明”怎么樣呢?

          無論如何,父母總是最希望我們好的人。我們不應去責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而應該盡力去感受、理解這份微妙的愛。父母的過來人經驗或許已經過時,但仍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標簽:母女關系 心態調整]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美女与动zooz|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国产三级香港三韩国三级|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琪琪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直接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 美女被网站大全在线视频|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亚欧洲乱码专区视频|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日韩欧美小视频|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久久精品这里有|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日本高清xxxx| 交换年轻夫妇5|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中文字日本乱码|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