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之規劃篇 高考復習步入“黃金時段”
2013-08-26 18:49:40北京晨報文章作者:徐虹
高考沖刺在這個重要的節點上,考生該怎樣安排自己的復習計劃?怎樣擺脫焦慮情緒,走出成績提升的“瓶頸期”?以往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借鑒?
傳統上,進入“百日倒計時”就意味著高考沖刺開始了。但高考專家更愿意把這個階段稱之為“黃金時段”。因為,它對于“臨門一腳”實在是太重要了!但是,許多考生在這個“黃金時段”卻陷入了高考復習的誤區:比如將高考復習演變成高考做題,漫無目標、夜以繼日地在“題海”遨游;再比如,糾結于成績提升的“瓶頸”,日漸焦慮……那么,“黃金時段”對于備戰高考究竟有哪些標志性的意義?在“黃金時段”又該著重做好哪些事?
“黃金時段”≠高考沖刺
現在距離高考不足百天。我們的老師,特別是考生,習慣把它叫做“沖刺階段”,其實還沒到真正的沖刺呢,稱為“黃金時段”更科學。這個階段的重要性體現在:
第一,“百日倒計時”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標志著復習工作基本結束了。很快考生將迎來一模考試,作為高考前的幾次重要考試,寒假前的期末考試屬于階段性測驗,零模屬于適應性練習,而一模則是考生在高考復習完畢后認認真真進行的一次重要考試,也是對復習成果的重要檢測。
其次,標志著從模擬考試向正式高考過渡。所謂“正式高考”,是和“模擬考試”相對應的。它提醒考生,要為“正式高考”做好準備了。
第三,標志著高考復習進入調整期。作為“黃金時段”,高考百日的重要性突出體現在“調整”二字。從現在到高考,考生要經過一模、二模,有的區縣和學校還有三模。如果把每次模考都看作一次釋放,那么兩次模考之間的這段時間,則是非常重要的調整。因此,在“黃金時段”,考生要經歷釋放、調整、再釋放、再調整,最終進入完全的釋放——正式高考。眾所周知,高考一定要考查基礎知識,并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能力。但高考除了是難度的考試、素質的考試,更是心理的考試。所以,這一階段應圍繞知識、能力、心理三個方面,做好積極、充分的調整。同時還要注意,“調整期”畢竟不是真正的沖刺,因此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不宜過早發力。
“百日倒計時”做好五件事
學而思培優高考研究中心 崔用亮
在考前的最后100天,應該如何規劃好復習,才能達到最優效果?崔用亮老師提醒,考生要做好五件事:
第一,維持良好的做題狀態與做題效率。目前這個階段,更要保持良好的做題狀態和做題效率,讓自己信心百倍,克服焦慮、急躁的不良情緒。
第二,不斷找出薄弱環節加以彌補。考生應對基礎知識、概念原理、重難點思維方法、典型題型認真梳理,找準自己最能提分的地方與薄弱環節。
第三,針對性強化訓練,總結反思。在找出最能提分的薄弱環節后,應根據學科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比如,學而思推出的“兩次課精通高考第19題通用解法”、“高考數學第8、14、20題滿分策略”等課程,都對解題思路進行了總結,這也是“百日沖刺”階段復習的重要思路。
第四,認真面對一模、二模,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一模、二模將是高考前最后兩次大型考試,因此考生應針對一模、二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總結,包括知識點、薄弱環節梳理,做題時間分配等應試能力的總結,爭取調整到最佳的應試狀態。
第五,調整心態,從容應考。到最后的沖刺階段,考生應平穩心態,從容面對人生第一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