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升學規劃 精挑目標大學和專業
2012-11-01 17:32:19《我要上大學》
國內某所著名高校曾在大一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為調查樣本,數據顯示,考生對所報學校和專業的了解程度不容樂觀:僅2.1%表示“非常了解”,“不太了解”的占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學生表示,如有機會會考慮換專業;此外66.1%的學生將“學校的知名度”作為填報志愿時的第一考慮因素。同時,某調查機構披露的一項針對大學在校生的調查顯示,僅有29.5%的人表示滿意自己當年的高考專業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還有29.5%的人表示不滿意。如果不滿意自己的專業怎么辦?在調查中,73.2%的人選擇接受現實,9.9%的人選擇跨專業考研,另有8.4%的人則試圖轉換專業。盡管,目前很多大學對轉系轉專業采取了越來越寬松的政策,然而對于挑大學選專業這個可能決定一生的重大問題,如果總靠轉來轉去這種低效率的辦法,也許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為何會出現這么多考生對所選專業不滿意呢?歸根結底是因為考生在挑大學選專業時,不清楚自己究竟將來想做啥,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如果在挑大學選專業時,能適當為自己做一下未來的升學規劃,相信上述的調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果。
何為升學規劃
升學規劃是指求學者為了提高自己人生職業生涯發展效率,而對與之相關的學業所進行的規劃和開發。在其完成文化啟蒙階段的學習以后,通過對自身特點以及未來社會需要的深入分析、科學規劃,確定其人生階段性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進而確定升學設計路線,然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升學發展計劃,以確保用最小的升學成本獲得階段性職業生涯目標所必需的素質和能力的過程。
談起升學規劃教育,很多家長表示“計劃趕不上變化”或者“應該讓孩子做主”,甚至個別家長認為孩子缺乏社會經驗就越俎代庖。其實家長們的所作所為都是誤解了升學規劃教育的本意。讓孩子自己做主的想法非常正確,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家長在這方面就無事可做,家長有責任去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和認識社會,而不是讓孩子隨波逐流地去發展。高中生升學規劃教育并不是要孩子做好一個固定的職業發展報告書,而是要孩子形成職業發展的意識,并具備去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動力和能力,其目標是分階段的,且可以在現實中合理調整的。
為了讓孩子們更早更好樹立升學規劃或職業規劃的觀念,現在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在學生中推行“職業體驗”活動,該活動已逐漸成為指導學生們做職業規劃的導航。
引導學生職業體驗的好處至少有三點:其一,學生是在體驗中長大的,直接經驗對于他們一生的發展影響深遠;其二,職業體驗特別是帶孩子上班的做法,是促進代際溝通與理解的有效途徑,遠遠勝過父母的嘮叨,甚至有可能成為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良好契機;其三,職業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職業意識和職場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認清自己的潛能特點和未來的發展道路,從而激發他們的人生理想和職業選擇,改變當下的生活狀態和學習追求。
那么,對于高三畢業生來說,人生面臨的最大選擇就是高考志愿填報,這一步邁得如何,關系到自己的未來。而選擇什么專業,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將來你會進入哪個行業,從事什么職業。
相關閱讀:
相關鏈接:
高三備考指導 | 高中資源庫 | 高分經驗分享 |高三家長必讀| 高考各科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