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熱門專業解讀:醫學專業
2012-02-23 16:50:24《求學》雜志官網
學醫不需要你的智商有多高,但是絕對需要你勤奮。提起學醫,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習期間苦,學習時間長。學習苦是因為確實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醫學知識都是經過前人的摸索和沉淀而留下來的,課本上的知識更是精華,當然需要學習。粗粗算了一下,本科期間大概學了50多門課程,一個學期主要課程有5-6門,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課程,每個學期都安排的很滿。不像有些文科專業,很多時候上課就是看小說,學醫的同學們就不要想了。
學習時間長指的是對于其他大部分的專業來說,本科一般需要4年就可以完成,但是醫學基本都是5年才能修完本科,而且也極少有提前畢業的。有時候覺得多了這1年的學習,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時候覺得1年的時間也挺長的,尤其是和一起考上大學的同學比較。
那么,如果學醫有以上這樣的“不好”,為什么還有人學習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1.做醫生會時刻感受成就感。想想在學校里面這么辛苦的學習,為了什么?如果我們能利用在校學習的知識為病人減少些痛苦,真的能學以致用,感受到病人對我們的感激,我們會覺得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做醫生是值得的。當然其他的職業也同樣有成就感,但是和醫生救死扶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成就感還是不一樣的。
2.從一個很現實的角度來說,醫生是“升值”的職業。目前,很多職業都是靠青春吃飯,年齡大了再進入某個行業就明顯具有了劣勢。但是醫生就不是了,相信大家也會有這樣的經驗,去醫院看病時,如果遇到一個年輕大夫和年老一點的大夫,我們會選擇年老的大夫。醫生醫術高低和經驗有關,一般來說,從醫時間越長,積累的臨床經驗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