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木:自來水漲價大合唱的壟斷暴利現實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8 08:48:57
仿佛一聲令下,從去年年底開始,幾乎所有的中國城市都陸續加入了自來水漲價的大合唱。尤其最近兩個月以來,包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南京等多個大中城市都已經舉行了水價上調的聽證會。其他城市則正處于準備階段。(《天府早報》7月19日)
這場“自來水漲價大合唱”可以說影響深遠,讓人感受最深的不是如何通過節水來節省開支,而是漲價帶來的經濟窟窿如何來填補。尤其是自來水漲價不是個別地方自來水企業的自發行為,而是幾乎所有城市的漲價大合唱的時候,我們更是有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直觀感受。
使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也就在這里,全國各地的水資源分布不同,供應量不同,生產能力不同,根據供求關系決定商品價格的經濟學規律,各地的水價和對水價進行調查的需要按理說也應該不同,也就是說,個別城市基于自身的原因對水價進行調整不奇怪,稀奇的是幾乎所有城市都在差不多的時間內要求自來水漲價,問題的關鍵也就在這里。至于漲價的方式是通過召開聽證會還是擅自漲價,對于老百姓來說,倒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對他們來說漲價的結果永遠是相同的。
根據科學管理的原則,水價到底應該定位在什么水平,什么時候該漲,什么時候不該漲,漲多少等等都是應該有一套完整的機制的,不能說想漲的時候就編幾條理由漲價。特別是自來水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電一樣,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然而正是這樣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卻沒有哪怕是效仿成品油那樣也搞一個簡單的定價機制,實在令人費解。這樣一來,自來水是否漲價,漲價多少不是由機制說了算,而是由自來水公司和有關部門說了算,當然也就難于服眾。
難于服眾的地方其實不獨體現在定價機制缺失方面,還體現在漲價理由上面,比如昆明市自來水企業和當地政府給出的漲價理由是,目前的水價處于較低水平,不但供水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也不利于發揮價格約束機制,提高市民節約水資源的意識。
打著節約的旗幟談漲價,豈只是昆明一地的自來水漲價旗幟,這是包括水電和石油等在內的壟斷企業的行話,只要談到倡導節約,就必定要漲價,只要漲價,理由一定是倡導節約。然而現在時代不同了,社會背景也不同了,人們不再是聽之任之的傻子,漲價可以,但請拿出成本核算的結果來。退一步講,假使漲價真是為了倡導節約,為何要搞漲價一刀切,增加低收入者的生活成本。最合理的方式應該是,根據基準水價和超額水價相結合的原則推行梯行水價,這樣既能保證低收入人群用水,有能多用水大戶增加用水成本,達到雙贏的目的。
水是自然資源,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決定了它的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屬性,利用經濟杠桿調節自來水需求無可厚非,問題就在于不能讓漲價成為壟斷企業謀取暴利的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