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為何迷戀上網
2009-10-16 09:37:35網絡資源
摘要:迷上網險誤高考母親押兒進考場,我市70萬中小學生存網癮等心理問題6成城市學校6年內將配專職心理教師
8日,羅兵扔下準考證等物品,又離開了家門
文/首席記者聶超記者吳琦圖/記者劉嵩
6月7日下午,高考舉行數學考試。考試開始后,渝北市民王淑華的兒子羅兵(化名)卻沒有按時到達考場。王淑華在家附近的網吧找到兒子,他還戴著耳機,聚精會神地上網。王淑華哭著押兒子直奔考場。“他上網成了癮。”王淑華說。
專家指出,網癮屬于心理健康問題。今年4月21日,在我市青年人才論壇北碚區分論壇上,來自江北中學的但漢國指出,目前我市442.64萬在校中小學生中有70多萬(15.8%)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
意外
高考開始了兒子不在考場
6月7日下午2:50,兩路某商場,王淑華的手機嘟嘟響起。電話那頭,兒子的老師聲音焦急:“2:40就該進考場,現在考試馬上開始,羅兵還沒來。”
考場在暨華中學,羅兵的家到考場步行只需3分鐘。“我去找。”王淑華掛斷電話,坐上摩的,直奔家附近的網吧。她很肯定,兒子一定是上網入了迷。
尋找
網吧里兒子戴著耳機打游戲
下午3點,暨華中學考室內,老師開始發考卷。而此時,王淑華還在兩路城區的網吧內,一家家地尋找兒子。“我當時急得哭了。”王淑華說。
當天下午兩點,兒子離家去考場。王淑華想去送兒子,被拒絕了。王淑華說,兒子有網癮,她怎么也想不到,在高考即將開考時,兒子還會爭分奪秒地去上網。
才找到第二家網吧,王淑華就發現了兒子。他正戴著耳機,噼噼啪啪敲打著鍵盤玩游戲。“我當時氣得又哭又罵。”王淑華說。當時,有上網者看到,王淑華將羅兵的耳機從頭上扯下來,扔到桌子上,并在羅兵背上嘭嘭打了兩拳。
陪伴
守在考場外母親不停地哭
此時已是下午3:10。王淑華拉著兒子,哭著跑出網吧,直奔考場。
下午3:15,羅兵氣喘吁吁地進了設在暨華中學的考場。王淑華說,老師告訴她,按規定,若再晚15分鐘,羅兵便無法進入考場了。
6月8日早上,為了避免兒子再次上網誤考,王淑華請了假把兒子一直送入考場。校門外,王淑華站在細雨中,向其他家長講述她的苦楚:“兒子上網成癮,我將兒子押到考場。”
“如果網癮太嚴重,那是心理問題,可以考慮看心理醫生。”有家長建議說。王淑華沒有回答,只是不停地哭著,淚水和著雨水,在臉上蜿蜒流淌。
8日下午5點,高考結束。記者在暨華中學門口見到了羅兵。這名高約1.8米、已19歲的男生毫不諱言自己很喜歡上網。
記者:高考如此重要,為什么要去上網?
羅兵(表情輕松):擅長的是綜合和英語,數學又不好,所以跑去上網了。
記者:上網上得忘了考試時間?
羅兵:上午不知道聽誰說下午是3:20開考。上起網來,沒有注意到時間,覺得時間還早。
記者:險些耽誤了高考,現在回想起來是什么感覺?
羅兵:我考試遲到的事情好像附近的人都知道了,挺丟人的……
記者:你媽媽說你成績差與上網有關,是這樣嗎?
羅兵:不是的。我都是這樣,起初成績很好,后頭很差。
兒子說我上起網就忘了考試時間
母親說他半夜悄悄起床去網吧
昨天,在羅兵的家里,王淑華講述了兒子的心理成長歷程,“沒有沾網以前,他是個乖孩子,成績不錯。”
初二:站在網吧看別人打游戲
讀初二的時候,羅兵成績不錯,拿過不少獎狀回家。他上學路上有幾個網吧,我擔心他去上網,經常跟蹤他。
有次,我發現他上學路上進了一個網吧,站著看別人打游戲,看了約30分鐘。他到學校時遲到了,老師問他原因,他沒說實話。
我當面揭穿了他的謊言,老師也批評了他。但之后,他常偷偷去上網。
高二:給老師寫不上網保證書
他讀高中的時候,網吧去得更勤了。眼睛近視了,網癮越來越大,老是遲到。老師說,再不改正就要開除他,他給老師寫了不上網的保證書,可一放學依然泡在網吧。以前夏天,他會給我們煮稀飯,迷上上網后,他再也沒做過家務。
高三:半夜去上網早上起不來
高三時,他更愛上網了。半夜還悄悄起床出門去上網。上了一會,又才回家睡覺。早上我們喊他起床,他常常起不來。
成績更差了,高考前的一次考試,他只得了230多分。現在他19歲了。高考結束了,我不知道他以后怎么辦。那天我在網吧找到他,打了他兩拳。第二天他喊背痛,他不曉得,當媽媽的心里更痛。
100名中小學生16人有心理問題
今年4月21日,在我市青年人才論壇北碚區分論壇上,來自江北中學的但漢國指出,目前我市442.64萬在校中小學生中有70多萬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比例高達約16%。
教育不當加重心理問題
市教科院副院長王緯虹稱,學生出現心理問題,除自身原因外,主要的外因包括,老師的批評或教學中,沒注意學生心理,對學生造成心理負面影響;家長、同學也會導致其出現心理問題。
專家分析,羅兵的心理出現問題,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不當有關:羅兵的母親初中時跟蹤孩子、當面揭穿謊言,老師在其迷戀上網時威脅要將他開除,這讓羅兵心理受到更大的影響。
心理教師僅28%有證上崗
專家指出,要讓孩子們的心理實現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上月,王緯虹等人發表了一篇調研報告稱,他們對全市239所中小學學校進行調查,這些學校的385名心理教師中,具備專業資格證書的教師108名,占28.0%。沒有專業資格證書的教師277名,占72.0%。
專家認為,這組數據讓人擔憂:沒有專業知識的老師,上心理健康課時,有時可能會方法不當,會加深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王緯虹等人建議:心理健康老師,必需經過培訓,持證上崗。
有專家指出,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是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心理健康被忽略,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是流于形式。
中小學生
常見心理問題
1學習壓力大,造成精神上萎靡不振
230%的中學生厭學
3考試焦慮
4由于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流露出孤獨感。
5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
6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孩子孤僻專橫性格。
新聞觀察
怕被當成精神病學生不進咨詢室
據了解,羅兵所在的渝北某中學,設有心理咨詢室,但羅兵從未去過。昨日,專家認為,羅兵上網入迷到忘記高考,是心理問題,應到心理咨詢所咨詢,但羅兵仍堅持認為,自己并無心理問題,“我喜歡上網,成績從好變差,有啥子奇怪的?”
主動進咨詢室的學生極少
據了解,羅兵的學校里的學生,到咨詢室去咨詢的極少。幾名學生稱,即使心里很悶,也不愿去心理咨詢室,原因是:“去了那里,會擔心同學認為我有精神病。”
有專家指出,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估計只占1%,有中度心理問題的學生,超過10%。這些學生中,自己意識到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較少;意識到有心理問題、主動去咨詢室咨詢的學生,就顯得更少。
近半學校沒有心理咨詢室
王緯虹等人的調查還發現,全市239所中小學只有123所學校建立有心理咨詢室,占51.5%,仍有116所學校沒有建立心理咨詢室,占48.5%。
在建立有心理咨詢室的學校中,有固定的接待時間的學校有117所,占49.0%,還有122所學校的心理咨詢室沒有固定的接待時間,占51.0%。
專家指出,我市學校的心理咨詢室應加強:從硬件上,加速建設;從軟件上,要隨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咨詢,并在學生中進行宣傳,以免咨詢室無人問津,形同虛設。
國家部署
明年4成城市學校配心理教師
2005年,我國部分地區調查顯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中小學生,比例為13.4%~15.6%。衛生部去年要求,到明年,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中小學生的比例下降到12%,到2015年,要降到10%。為保障這一目標實現,國家作出部署:設置專職心理教師并配備合格人員的學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達到40%、農村達到10%;2015年城市達到60%、農村達到30%。
西南大學心理學副教授李富洪指出,在“國家行動”的同時,學生家長也需要行動:家長應改變粗暴的教育方式;一些心理健康組織可與家庭聯動,舉行親子活動,讓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愛好,以減少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