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漫談之“天文歷法”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漫談之“天文歷法”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8-28 17:03:06

        [標簽:天文 文化]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漫談之“天文歷法”

          天文歷法

          1,天文星象

          先秦人們認為天圓地方,天是由東西南北四根大柱子支撐的,天像一個半球形的罩,,罩住了大地,所以《女媧補天》中才有“四極廢”、“天不兼覆”這樣的描寫,《赤勒川》則說:“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古人常用天象來預測人事,把天象與人間的吉兇禍福聯系起來。如彗星是繞太陽運行的天體,拖有長長的尾巴,它的出現就被古人認為是預兆兵災的兇象。《唐雎不辱使命》中說“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因為月亮是諸侯的象征,所以這種天象是諸侯有災的兇兆。僚是諸侯(吳王),他將被刺,所以上天才顯示出這樣的天象。通過對月亮的觀測,人們又將月亮的盈虧圓缺比附于人事之聚散離合。無數文人墨客望月抒懷,借月寄情,請看“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詩句里包含了多少人間的悲歡離合之情啊。

          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兇禍福,還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州國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的分野。這樣,天地聯為一體,天上某一區域的某些天象變化,就直接預示著地上相應區域的吉兇禍福了。如王勃《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是說江西南昌地處翼宿、軫宿分野之內。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參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陜西甘肅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捫參歷井”就是說入蜀之路在益、雍兩州極高的山上,人們要仰著頭摸著天上的星宿才能過去。

          《三國演義》中更是隨處可見觀測天象的描寫。

          古詩文中常見的天象描寫還有: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于公歷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魯迅《自嘲》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如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星叢中有36個天罡星,72個地煞星。小說《水滸傳》受此影響,將梁山泊108名大小起義頭領附會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2,歷法

          中國古歷采用陰陽合歷,即以太陽的運動周期作為年,以月亮圓缺周期作為月,以閏月來協調年和月的關系。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種由太陽運動而確立的24節氣反映了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農牧業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又叫農歷。在漢初的《淮南子·天文訓》中首次出現了完整的24節氣名稱,與現今通行的名稱一致。

          二十四節氣歌

          一月有兩節,一節十五天

          (正月)立春天氣暖,雨水糞送完

          (二月)驚蟄快耙地,春分犁不閑

          (三月)清明多栽樹,谷雨要種田

          (四月)立夏點瓜豆,小滿不種棉

          (五月)芒種收新麥,夏至快犁田

          (六月)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

          (七月)立秋種白菜,處暑摘新棉

          (八月)白露要打棗,秋分種麥田

          (九月)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

          (十月)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開

          (冬月)大雪天已冷,冬至換長天

          (臘月)小寒快買辦,大寒過新年

          3,紀時紀年

          ⑴紀年

          “年”的本義指谷物成熟、豐收,后來才由谷物成熟的周期引申指寒來暑往的周期,即今天意義上的“年”。古人紀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先秦時主要采取帝王稱號加年次的紀年方法,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趙惠文王十六年”就是,《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中的“十年”就是魯莊公十年。

          ②到了漢武帝時,開始使用年號來紀年。例如《岳陽樓記》中“慶歷四年春”,“慶歷”是宋朝皇帝的年號。

          ③干支紀年法是用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順序兩兩相配的一種紀年方法。天干與地支可以有六十種搭配,因而六十一循環,周而復始。因為天干與地支是插花相配的,所以稱為“花甲子”,簡稱“花甲”。今天稱年過六十為“年過花甲”就來源于此。如辛亥革命,辛丑條約,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等。

          ⑵紀月

          古代紀月,通常和今天一樣,也用序數,但是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稱呼。例如,一年分為純夏秋冬四季,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來分別稱呼,如孟春、仲夏、仲秋等。農歷一月叫正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臘月。

          ⑶紀日

          古人常用干支紀日,如“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除此之外,每個月中有幾天還有特殊的稱呼:農歷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稱“既望”,月末的一天稱“晦”。例如《五人墓碑記》“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登泰山記》“戊申晦”。

          ⑷紀時

          古人紀時常用日晷、刻漏、更鼓等方法計量一天的時刻。例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子時即相當于今天的23點到次日1點,丑時相當于1點至3點,寅時即3點至5點,依次類推。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大震”中的“戌時”就是晚上7點至9點。

          古人還把一夜分成五段,這就是流傳至今五更。因為打更時擊鼓報更次,所以幾更又稱為幾鼓,如《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此外,古人還給一天十二個時辰起了專門的名稱,參見下表:

          十二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時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時間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夜間紀時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小情侣自拍| 91色视频网站|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 和前辈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2021光根影院理论片| 打开腿吃你的下面的水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色cccwww| 国产桃色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饭冈加奈子黑人解禁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星空传媒入口|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果冻传媒和91制片厂|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娇小性xxxx| 国产视频福利在线|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a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