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戰時共產主義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1 21:46:16
1、背景 ①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②糧食嚴重缺乏,經濟極端困難;
2、目的:為了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支持國內戰爭;
3、主要內容
、俎r業:實行余糧收集制;②工業:大中小企業全面國有化;
、凵虡I:取消自由貿易; ④分配:實行義務勞動制和實物配給制;
4、評價
、俜e極: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保障了蘇維埃政權在軍事上的勝利;
②消極: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不利于生產的發展,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新經濟政策(1921—1924)
1、背景
(1)連年戰爭使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引發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必要性)
2、內容
、俎r業:以農業稅代替余糧收集制;②工業:解除中小企業的國有化,允許私人開辦小企業;
、凵虡I:允許自由貿易,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④分配:廢除實物分配制,實行按勞分配;
3、作用
(1)滿足了廣大農民和個人的經濟要求,調動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2)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社會秩序,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探索了一條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斯大林模式”
1、表現
、賰炏劝l展重工業,資金來源于農業和輕工業;(工業) ②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農業)
2、特點
①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以行政指令取代市場調節)
、谙鄬Κ毩⒂谫Y本主義世界市場之外;
3、評價
(1)成就
、賰蓚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成為工業強國;
、谔K聯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為后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2)弊端
①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與輕工業的長期落后,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谙蜣r民索取太多,嚴重壓抑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