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臨床醫學專業解讀
2024-06-19 10:15:27網絡整理
臨床醫學
NO.1
專業解析
專業代碼:100201
學科門類:醫學
修學年限:5年
學歷層次:本科(普通教育)
學位頭銜:醫學學士學位
醫學門類下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法醫學、醫學技術、護理學等11個專業類,共有50多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專業是醫學門類中最核心、最基礎的專業,被考生廣泛關注。
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將來大多會從事臨床工作,也就是醫院中各科室的臨床大夫。基礎醫學相對而言更偏重于醫學研究,以疾病研究為主要目的。
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開設的課程有相近之處,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生物醫學基礎課、臨床醫學課等三部分。
公共基礎課有英語、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史等。
生物醫學基礎課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病原學、遺傳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解剖學、藥理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實驗等。
臨床醫學課則主要有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神經內科學、傳染病學、康復醫學基礎等。
各院校根據開設專業、培養年限不同,課程設置有所差異。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臨床見習、臨床實習等
主要專業實驗:普通化學實驗、生物物理實驗、機能實驗等
選考學科建議: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生物
NO.2學習需具備條件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接受臨床技能、溝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初步的醫療、健康宣教、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醫學相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導未來的學習與醫學實踐。
2.掌握基礎醫學相關知識,即生命各階段人體的正常結構、功能和心理狀態,掌握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包括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原則。
3.掌握基本的藥理知識和臨床合理用藥原則。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識、產科常見急癥處理方法、產前及產后的保健原則以及計劃生育的醫學知識。
5.掌握臨床流行病學的有關知識和相關科學實驗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預防與篩查的原則,掌握緩解與改善疾患和殘障、康復以及臨終關懷的有關知識。
6.掌握中國傳統醫學的基本特點,了解中醫的辨證論治等原則。
7.掌握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及傳播規律,掌握常見傳染病的防治原則。
8.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和臨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備臨床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處理能力,具備一般急癥的診斷、急救及處理能力。
9.掌握臨床思維分析方法,能夠運用循證醫學、預防醫學原理指導醫學實踐。
10.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結合臨床實際,獨立利用圖書館和現代信息技術研究醫學問題和獲取信息,能夠用一門外語閱讀醫學文獻。
11.具有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具有與醫生、護士及其他醫療衛生從業人員交流溝通的能力,能夠對病人和公眾進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教育。
12.熟悉醫療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理解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政策。
13.了解醫療相關專業領域的最新前沿進展。
14.具備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NO.3專業與就業
圖片
據數據顯示,臨床醫學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80000-85000人,男女比例為:男生占47%,女生占53%,最近三年全國就業率保持上漲態勢,由74%增長至88%,整體就業率處于中等水平。
由于學科的特殊性,醫學專業就業面窄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臨床醫學,雖然每年的畢業生很多,但就業率并不特別高。我國大醫院的體制基本都是國家事業單位,很多人都想進入大城市的大醫院。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醫院就業率相當低。公立醫院編制有限,私立醫院在中國的發展又很一般,因此無法消化每年大量的畢業生。不僅是本科生,近些年連臨床醫學的研究生也面臨就業問題。
當然就業難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人是大醫院進不去,小醫院不想去。于是很多畢業生最終做了醫藥代表,或者醫療器械銷售。一個醫生從20歲學習,到40歲成熟,一直可以干到60歲退休,退休后又被醫院返聘回來。這樣算下來,在職醫生所占崗位的時間比較長,從自然更新淘汰的規律來看,新人進入醫院就比較難。
這里要說一句,不是所有的醫學類專業就業都難,像護理本科、麻醉學、放射醫學等,在很多地區的就業會比臨床醫學好一些。
不進大醫院到哪兒去求職?
實際上,臨床醫學就業難大多是畢業生自己局限了求職范圍。除了到三甲、二甲等醫院就業以外,醫學類專業的畢業生還有很多不錯的發展方向。比如,基層醫療工作單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師、健康知識普及等。
1.基層醫療工作
從各國人均擁有醫生的數量來看,我國醫療人員的缺口非常大,尤其是基層偏遠地區。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的人數遠遠不夠。
目前,我國基層很多地方缺醫少藥,社區醫療中心條件沒有得到改善,正需要專業人才。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醫學類畢業生在基層勢必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健康管理師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促使社會對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醫學專業畢業生,尤其是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專業人才有系統的醫療專業知識作為基礎,從事這一行業更是如虎添翼。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是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3.從事醫學相關工作
要拓展就業領域,不必拘泥于專業對口,畢業生可以選擇那些與醫學專業相近或相鄰的新興行業工作,如制藥公司、生物醫藥公司、保健、康復、美容、家庭護理、臨終關懷、養老院等單位;還可以到一些相關職業和交叉學科的領域工作,如保險公司的醫藥核賠師等。另外,醫療保險、醫療咨詢、醫療器械推廣等方面的成功人士中也不乏醫學專業畢業生。
醫學是個經驗型行業,醫生的專業知識、技術經驗、年齡閱歷對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畢業生堅持一線工作,增加實踐經驗才能為未來打基礎。
NO.4報考指南
醫學類專業的特點是培養周期長、課業負擔重;對學生的身體條件和錄取分數要求都較高。
近年來,不管是綜合性大學里的醫學類專業還是專業的醫學類院校,錄取分數都相對較高。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頂尖院校的八年制臨床醫學,在京錄取分數都在660分左右。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醫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逐步實現一本招生,已實施招生批次改革的省份,要采取措施吸引優秀生源報考醫學專業,提高生源質量。”二批錄取的醫科類院校將逐漸減少。
人才培養周期長
在人才培養上,臨床醫學有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之分。考生和家長要在詳細了解各學制培養目標后再結合實際做選擇。
臨床醫學五年制,就是一般的臨床本科,主要培養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和醫療技能;能夠正確診治常見病及多發病,對急、難、重癥能進行初步處理。
臨床醫學六年制,主要是各個學校的特色外語醫學。第一年強化外語,以后的課程和五年制差不多,但是會非常強調外語。
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實行“7年一貫、本碩融通”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在醫學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方面均達到碩士水平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是本、碩、博連讀,主要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有寬厚扎實理論知識基礎,有熟練臨床工作能力和獨立臨床科研工作能力,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較大發展潛能的高素質臨床醫學高層次專門人才。目前我國可以辦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有: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等。
身體條件要求高
醫學類專業對身體條件要求較高,考生報考時一定要注意醫學類院校和專業在身體、性別、科類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首都醫科大學各專業對考生視力的要求是:眼睛的近視矯正視力不低于4.8,雙眼矯正視力鏡片度數差不大于200度,各眼矯正視力鏡片度數不超過800度,無色盲、色弱,無斜視、弱視。由于醫學類專業學習與將來就業的特殊性,學校一般要求考生檢驗肝功能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新生入校后要進行身體復查,不適合學習者,學校有權取消其入學資格。
還有一些專業會有特殊要求,如首都醫科大學等院校的口腔醫學專業只招右利手考生(即不招“左撇子”);一些院校的護理專業招生有男女限制等。所以,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要求。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