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氣象災害類題型
2022-08-31 14:31:44高考網整理
氣象災害類題型——兩表定調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 |
成因 |
危害 |
防御 |
臺風 |
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
強風:掀翻巨輪,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設施遭受嚴重破壞;特大暴雨:造成河堤決口,水壩崩潰,洪水泛濫,淹沒農田和村鎮。特大風暴潮:破壞海堤,淹沒島嶼 |
加強監測和預報,及時預防;營造沿海防護林 |
暴雨洪澇 |
連續性暴雨或短時間大暴雨 |
淹沒工廠、農田,造成農作物減產,影響交通,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
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和分洪區;植樹造林,加強綠化;建立洪水預警系統 |
干旱 |
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 |
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
保護水資源,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改善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在干旱區選擇耐旱作物 |
寒潮 |
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 |
強烈大風、降溫天氣使農作物、牲畜遭受凍害;交通、通信受到影響 |
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預報和警報,提前為農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準備 |
2.滑坡和泥石流
災害類型 |
成因 |
多發區 |
危害 |
滑坡 |
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 |
分布巖體比較破碎,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率較差的地區;山地丘陵區和工程建設頻繁的地區 |
破壞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員傷亡 |
泥石流 |
山區爆發的特殊洪流,飽含泥沙、石塊以至巨大的礫石,破壞力極強 |
地形陡峻,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以及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的地區 |
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和道路,對人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及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
方法技巧
1.自然災害的分布
(1)空間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區,由……向……減少(或增加)。
(2)時間分布:主要發生在……季,……季多發,……季較少。
2.自然災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從自然原因(氣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為原因兩方面綜合分析。氣象災害側重氣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側重地殼運動等內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結合內外力作用綜合分析。
災情的大小與人口多少、經濟發展程度等有關。
3.防災措施
(1)非工程措施:加強災害的宣傳教育,樹立減災、防災意識;建立、健全法規體系;加強對災害的監測和預報;建立災害應急機制,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等。
(2)工程措施:修建各種減災、防災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護林、實施護坡工程等。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