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歷史知識點 > 高考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史)部分

        高考高中歷史必修二(經濟史)部分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2-19 11:21:04

          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耕作方式的變革:“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

          其中,鐵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小農經濟: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③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冶金業——

          青銅器:商周時代,進入繁榮時期。

          鐵器: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戰國時期,鐵農具逐步推廣;東漢時期,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煉鋼:春秋晚期,中國已能制造鋼劍。魏晉南北朝時期發明的灌鋼法,使鋼的產量和質量大大提高。16世紀以前,中國的煉鋼技術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制瓷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商朝工匠燒制出了原始瓷器。早期生產的是青瓷,后來又燒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鎮瓷窯,到元代發展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器。明清時期,景德鎮是全國的“瓷都”,明代的官窯燒制的瓷器質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間的青花瓷最佳。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多種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瑯彩,色彩鮮艷,效果如同油畫。

          紡織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綢的國家(至少在五六千年前)。絲綢之路開通后,絲綢外銷的數量激增。明清時期,絲織業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蘇州和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明清兩代都在那里設有官局,專門生產供宮廷消費的絲織品。

          古代商業的發展:

          西漢“開關梁”后,富商大賈周流天下,每個城市都設有專供貿易的“市”,官府設有專職官員市令或市長進行管理。

          唐代長安城內有坊、市之分。廣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唐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那時還出現了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的柜坊(我國最早銀行雛形)和類似后世的匯票的飛錢。唐代后期,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漸被打破。到宋代,店鋪已可隨處開設。南宋時,海外貿易稅收成為國庫財富重要來源之一。

          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華的商業大都會,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被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時期,在全國各地,涌現了許多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南方)和晉商(北方)。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商鞅首倡“重農抑商”政策,明太祖、雍正帝也都強調該政策。

          重農抑商的含義:重視農業,抑制工商業發展。

          重農抑商的影響: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強化了自然經濟。

          “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影響:①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②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未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以發展生產力,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①自然經濟的解體;②外商企業的刺激;③洋務運動的誘導。自然經濟的解體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分布:東南沿海地區;代表:方舉贊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陳啟沅在廣東南海開設的繼昌隆繅絲廠、朱其昂在天津經營的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短暫春天:民國初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激發了投資近代工業的熱情。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民族工商業,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其中,以紡織業和面粉業的發展最快,著名的實業家有張謇、周學熙和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整個中國民族工業迅速蕭條。

          曲折發展:從1927~1936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戰爆發前的十年),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抗日戰爭爆發后,淪陷區的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并;國統區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造成官僚資本的膨脹,民族資本的萎縮。

          民族工業的萎縮:蔣介石為了取得美國的援助發動內戰,1946年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此后,美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官僚資本還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企業;此外,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民族工業陷入絕境。

          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作用——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抱著實業救國的信念,奮力拼搏,但歷史證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實業救國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來了。

          中共八大內容:①在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②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③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內容:①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歷史意義:①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②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展,隨后全國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開始的地區:安徽、四川等省。

          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管理體制方面,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所有制方面:實行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分配方面: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作用: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加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創辦經濟特區:1980年,中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誕生。同年,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3月,劃出海南島設置海南經濟特區。

          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出一定的區域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屬于江蘇的有連云港、南通。

          開辟沿海經濟開發區:從1985年起,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1990年,中央政府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這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中共十四大上(1992):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中共十五大上(1997):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留美的幼童揭開“斷發易服”的序幕。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提倡中山裝,受到新派人士的歡迎;

          戊戌變法時的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

          民國建立后,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識分子,倡導婚姻自由。婚喪儀式也由鋪張繁瑣愚昧,改為簡約文明。

          輪船:鴉片戰爭后,輪船開始進入中國,但又被列強壟斷。洋務派創辦的輪船招商局成立后,打破了這一壟斷局面。

          鐵路:19世紀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唐胥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汽車: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

          飛機:1909年,旅美華僑馮如制成中國的第一架飛機,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1920年,中國的首條航線北京——天津航線開通,拉開了中國民航業的序幕。

          電訊:福建巡撫在臺灣主持架設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到甲午戰爭前夕,已形成四通八達的電訊網絡;20世紀初,上海崇明開設無線電報局;20世紀初,清政府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

          大眾傳媒的變遷:

          報刊: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最早在國內創辦的報刊。此后,戊戌變法時期的《時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新青年》等,發揮了重大的啟蒙作用。

          報刊的誕生,是人類由信息封閉時代進入大眾傳播時代的標志。

          電影:1905年,國人自己攝制的《定軍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1931年,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了中國無聲電影時代;《漁光曲》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出自電影《風云兒女》。

          電視:1958年,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開始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

          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社會化程度大大加強。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极片在线观看|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www.人人干| 日本三级吃奶乳视频在线播放|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香港伦理电影三级中文字幕| 恋老小说我和老市长|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不要下载的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被躁| 喝乖女的奶水h1v|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6080夜福利|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视频|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18禁无码|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被弄出白浆喷水了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国产720刺激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gogo人体销魂baoyu231| 最近中国日本免费观看|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