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這些高校招生政策有變!(2)
2021-05-25 15:52:22網絡整理
相關錄取原則以該校公布的2021年招生章程為準。
4 學校的轉專業政策和獎助學金政策是什么?
學校實行靈活的轉專業政策,學生進校后有多次調整專業的機會。在軍訓期間可在全校范圍內參加各類試點班選拔;大一下學期可以在大類專業中確定主修專業;還可以在全校范圍內申請轉專業。學校轉專業實行“轉出無限制,轉入有門檻”的原則。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資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加強“獎、貸、助、補、減”五位一體聯動資助,切實推進精準資助,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學校確保沒有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資助工作在教育部學生資助工作績效考評中連續獲得優秀,獲全國學生資助工作“推薦學習單位”。
學校獎學金主要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卓越獎學金、校一二三等獎學金、單項獎學金)和社會獎學金等類別,其中社會獎學金累計150余項。
5 近年來學校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如何?
根據學校就業部門統計,近年來學校整體就業率均在95%以上,且就業的起點高、質量優、發展好,用人單位普遍評價該校畢業生專業、務實、好學、創新。社會機構發布的就業競爭力報告和薪資水平排名,武漢理工大學大多位居前列。
以2020年為例,學校整體就業率為95.2%,就業行業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業與汽車產業、信息產業、建筑與房地產產業、教育、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畢業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就業的比例為40.45%,面向世界 500 強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的比例為52.65%,中國建筑集體有限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是該校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多的企業單位。學校保研、升學路徑通暢,2020屆畢業生中41.55%的學生前往海內外知名院校繼續深造。
在全球經濟下行、國內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增長的多重挑戰下,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保持了良好的態勢,專業匹配度好、學生滿意度高,實現了更高質量的就業。
6 考生報考時需要注意什么?
“新高考”帶給考生更多的選擇權和自主性,這些地區考生基于個人興趣和未來規劃,按照“3+3”或“3+1+2”模式選擇高考科目、以“院校+專業組”或“院校+專業”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這樣學生進入大學前,對于院校選擇、專業確定已經有過初步的思考和判斷,有利于專業學習和長期探索;同時中學階段形成的良好自我管理和自我認知能力,也是體現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批“新高考”的8省市采取新的“3+1+2”模式,與前兩批次的“3+3”模式變化很大,建議該地區的考生和家長要盡早了解所在省市發布的具體政策,特別是盡早分析高校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志愿填報的規則等,避免臨時決策帶來的茫然失措;志愿填報時,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仍具有較大參考性,建議考生對比自己今年的位次值與高校往年校線及專業錄取線位次值等相關數據,根據報考專業的冷熱情況,結合高校在各地的計劃投放及組別設置等慎重進行選擇。
那該如何做好高考志愿填報這一重大決策呢?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就專業選擇而言,建議考生主要考慮個人志向、學習能力、就業壓力等因素。如果考生對個人職業志向清晰且堅定,那么在做選擇時就相對簡單;部分考生如果還沒有明確自己的興趣點、自我探索和認知還不夠的,可以通過進行職業生涯測評、收聽收看大學提供的專業介紹等,了解專業內涵,也可以考慮選擇大學里的一些基礎專業或專業大類,便于進大學后進行二次選擇。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許多專業不是只看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學什么的,比如近年來熱門的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專業,其根本上需要學習的是算法,不少數學能力不夠強的學生在選擇后壓力很大,學習吃力,很有可能要面臨退出的風險。
選擇學校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長非常焦慮的問題。建議可以首先考慮學校的辦學層次,不同學校之間在教學水平、科研實力、國際交流、就業升學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一般都有相對靈活的轉專業政策,可以在大學階段繼續探索個人興趣愛好,進行專業的二次選擇。其次可以考慮城市選擇,很多大學生都把學校所在地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人文環境、氣候條件、發展潛力以及能否提供合適的實習、就業崗位等因素都需要綜合考量,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學生未來的眼界提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
天津商業大學
59個本科專業,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 侯越
天津商業大學設有59個本科專業(方向),涉及經管工法文理藝七大學科門類。依托于學校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學校建設了一批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特色專業,形成商工并重、融合發展的辦學特色。1
學校的優勢、特色專業有哪些?
天津商業大學設有59個本科專業(方向),涉及經管工法文理藝七大學科門類。依托于學校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學校建設了一批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特色專業。形成商工并重、融合發展的辦學特色。
比如,國家級特色專業,旅游管理、能源與動力工程、金融學、財務管理;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酒店管理(中美合作)、金融學、應用統計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國家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金融學等。2
人才培養的途徑和優勢有哪些?
學校樹立“育經世之商才,授致用之術業”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深厚商學素養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為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學校從四個方面做了系統的謀劃和實施。
一是強化商學素養。
作為一所商科院校,培養學生商學素養是學校人才培養目標之一,為此學校實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措施。加強商科專業建設并開設37門商學素養類模塊課程,讓學生了解商業規則、掌握商戰技能。
二是復合型人才培養。
當今社會知識融合、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是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或者說,復合型人才更具有社會競爭力。學校積極搭建復合型人才培養平臺。
例如開設專業實驗班,學校開設全國首個工商管理招商引資實驗班、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卓越人才培養實驗班、卓越會展師實驗班等,這些實驗班集合優勢特色專業進行專業復合或拓展,為學生拓展專業領域能力提供有效支持。例如開設專業方向,學校部分專業瞄準行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并借助學校優勢學科,開設專業方向,精準對接學生未來就業職業方向。比如,學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應用統計學,開設有商業數據分析方向、風險管理與精算方向;比如學校另一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金融學,開設有財富管理方向、融資租賃方向,再比如考生關注度較高的天商英語專業,開設有商務英語方向、英法雙語方向。
三是應用型人才培養。
多年來,學校一直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實施人才共育模式,現與全國多省市行業內知名企業共建學生實習實訓基地200余個,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同時,學校建有“國際酒店管理”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天津商業大學-煙臺冰輪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這些都是學生實踐鍛煉的舞臺。
四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天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建立起了“意識、知識、能力、體驗”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使其能夠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學校作為天津市唯一市屬上榜院校,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天商微渡眾創空間為天津市A級(優秀)高校眾創空間。近三年,指導幾十個學生創業團隊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百余項。學生黃俊科代表天商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賽中斬獲金獎。學校每年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天津市級立項百余項,每年設立近200萬元項目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學生進行創新訓練和創業實踐。
3 學校就業與國際交流情況如何?
近年來,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下面僅以學生升學數據為例。學校2020屆國內升學畢業生中近50%考取國內雙一流院校,出國留學畢業生中近40%考取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國外高校。學校同時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2020年86.5%推免生被推免到國內雙一流高校。在中國薪酬網2018年發布的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學校畢業生薪酬排名在該榜上位列118位。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學校與多個國家高校開展不同形式的國際交流合作,為學生提供各種交流學習的機會。學校建有兩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辦學均有10年以上時間,獲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
財務管理(中澳合作)專業,該項目依托于該校國家級特色專業財務管理與澳大利亞查理斯特大學合作,培養財務管理高級人才,近三年出國留學率最高達37.02%。
酒店管理(中美合作)專業,該項目是在天津市政府支持指導下建立的,依托學校國家級特色專業旅游管理和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酒店管理專業而建,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酒店管理專業在美國排名是前五,可以說是強強聯合。近三年出國留學率最高達50.5%。酒店管理(中美合作)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并被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為中國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第一名。學校投資2.2億元建設了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大樓,為人才培養提供充足的保障,組建中美融合的高水平師資團隊。據統計項目44.83%的畢業生考取康奈爾大學、利茲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紐約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另外畢業生大多工作于五星級酒店、游輪等,并成長為行業高級人才,實現了個人職業發展。
4 考生報考時需要注意什么?
2014年國家啟動新一輪高考改革,對于高考改革省份和非改革但批次合并省份的考生,可以多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報考考慮。
充分用好高考改革紅利
對于高考改革省份考生來講,現在的報考從以院校為報考單位變為專業或專業組+院校,這種報考方式給予考生更大的專業選擇空間,有助于考生未來更好的職業發展。建議考生們填報志愿時將個人專業興趣、高校優勢學科專業、個人高考成績三者有效結合,合理填報。當個人專業意向不明確且個人成績較高時,可優先考慮國家一流高校或一些高校中的國家一流學科,獲得更高的平臺;當個人專業意向不明確且個人成績具備一定可選空間時,可去深入了解一般高校的優勢特色學科專業,選擇這些高校的優勢特色專業,實現報考利益最大化;當個人專業意向不明確且成績不具有一定優勢時,可根據高校往年錄取情況并結合今年報考實際,做好報考志愿梯度安排,防止志愿落空。
合理參考往年錄取情況
考生在參考往年錄取分數時,要充分考慮兩個變量,一是高校不同專業組的錄取位次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高校的優勢特色專業可能會因為得到更直接的被選擇機會,而在錄取位次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二是由文理分科到選考科目限制的改變,往年高校以文理科為錄取群體分類的錄取位次的參考意義有一定的降低。建議考生,可通過高校招生網查閱高校近年各專業錄取情況,并了解高校優勢特色專業情況,綜合二者,結合自身分數和今年報考變化,合理報考。同時,受從文理科分類轉變到選考科目組合這一變化影響,考生在進行志愿填報時,可參考往年高校錄取情況,適度擴大自己分數覆蓋的院校志愿錄取分數區間,以防志愿落空。
深入了解高校招生錄取政策
充分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特別是錄取原則,考生可通過后續學校發布的2021年招生章程進行了解。充分了解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設定要求,考生自己的選考科目一定要符合擬報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