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備考中的重點關注
2021-03-22 08:25:03網絡整理
不止語文,很多學科的命題在新高考、新課改大背景下,都呈現新的特征。大家要在國家的指導性要求和原則下挖掘出新的著力點和提升點。
1.關注日常內容融合到考題中
2021年高考語文試題的一些新考題,會把日常生活中的內容融合到考題中。比如說,天問一號傳回首幅火星圖像!這個點,考察的學科就有高考語文作文,物理等學科的考題。因此,考生必須注意,因為,這個也是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2.關注優秀的民族文化
2021年高考語文作文,肯定和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的優化,同時我也看到高考考題,更傾向于考察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文化中的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的社會關愛,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以及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大同等觀念,是民族融以創新和發展的基礎,要繼承并發揚光大。
3.關注熱點素材
對于2021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說,做一些新型的考題,比如作文,你可以看一看最新的熱點素材,特別是關于歷史、文化的內容,這是2021年高考作文最大的熱門。
4.關注情境
要加強情景化寫作訓練。《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強調寫作能力是“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就包含了強化寫作的實際應用導向,適應現實生活需求。演講稿等特定的實用性文體與考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也更符合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高考作文備考強化“情境性”寫作十分必要。
5.關注靈活運用
掌握好現代文閱讀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多講方法,少講套路。
語文教師參考大學教材《文學概論》和《現代漢語》知識進行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靈活運用,是語言學科高考的靈魂所在。
6.關注多地命題方式
認真對新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篇目進行靈活的背誦,研究全國卷、地方卷命題的方式。語言運用題命題形式將有所改變。總而言之,語言運用題將走向大融合時代,它將與閱讀題完全融合,真正測試考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學科素養。
7.提高素養,關注積累
提高政治文明素養,堅持“四個自信”,落實“一體四翼”。語文學科的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是平時必須積累和形成的。重視語文經典文本閱讀,重視熱點時評閱讀,夯實語言的積累。
8.關注新課程標準理念落地
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將合二為一,注重新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地。
9.關注多種閱讀
重視整本書籍的閱讀與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首先就是“養性”,涵養性情,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感受讀書之美,養成好讀書的習慣。有意識考查讀書的情況,包括課外閱讀、經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味。更加注重閱讀量及閱讀速度,題量會有所增加。復習備考中,要把精讀略泛快讀結合起來。
10.關注各種高考命題標準和相關政策
精心研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國考試評價體系》以及各種與高考相關的政策,提高政治站位。
11.關注閱讀視野
命題選取的材料范圍將大大拓展,題型將偏重檢索和判斷,老師和學生都需要擴大閱讀視野,高考中的閱讀材料幾乎沒有雞湯文,師生可以多讀《新華文摘》,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
12.關注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試題變化最大。近幾年文言文的閱讀題,絕大部分都是歷史,而且很多時候出人物傳記,傳記具有情景性。斷句和翻譯是最能夠考查文言文閱讀水平,平時需要多練習,多看古書。虛詞、動詞知識性的考查,相對減少。
13.關注古文化常識
近幾年,高考語文還增加了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未來也將會持續下去。這些題目難度也不大,但就靠平時積累,這些題目正好是拉分項。
14.關注多種文體和時代性
高考作文要重視議論文,但不能放棄敘事文,甚至散文,還要“防止套題”。作文的思辨性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時代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體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