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新高考八省大聯考作文:審題、擬題、范文、素材等
2021-01-23 16:29:51網絡整理
作文題目
【2021屆高三新高考八省大聯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百度待興,朝鮮戰爭的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危急關頭,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奮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先后有290余萬志愿軍將士赴朝參戰,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 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 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中華大地,萬眾一心,支援前線。歷時一年的捐獻武器運動,募得的捐款可購買3700多架戰斗機。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與世界和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
校團委舉行“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的主題征文活動。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析
本次作文屬于典型的宏大主題作文。
作文材料由一則材料組成。一共六句話,整體圍繞“抗美援朝”展開。前面介紹了抗美援朝的背景,之后介紹了中國人民在抗爭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后方人民同樣給予前線極大的支援,共同演繹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審題參考
校團委舉行“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的主題征文活動。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結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提示材料和寫作任務是以“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為主題組織的。考生審題立意、構思行文都應該緊扣這個中心,可以表達“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的共識,“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的愿望,同時深入思考如下問題:歷史為什么值得銘記?這段歷史你有多少了解?為什么要以此精神來迎接挑戰?當今世界有哪些重大挑戰?歷史和挑戰之間的關系如何?校團委代表的是青年一代,青年一代更應承擔起怎樣的責任?
參考立意
1.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2.迎接當下和未來的挑戰需要從歷史中汲取精神養分
3.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4.抗美援朝精神永垂不朽
5.青年一輩要繼承前輩傳統
6.繼往開來,當好接班人
擬題示例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
不忘先輩,引領未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銘記滾燙歷史,迎接嶄新挑戰
秉承歷史精神,迎接時代挑戰
歷史與時代接軌,傳承與挑戰偕行
勿忘前輩熱血,勇挑青春重擔
讓“抗美援朝精神”引領我們繼續前進
素材積累
“抗美援朝”10個金句名言
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毛澤東
幾百年以來,西方國家在東方的海岸上架起一尊大炮就能取掉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彭德懷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后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彭德懷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電影《英雄兒女》角色王成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電影《英雄兒女》
我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美國某將軍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戰狼》
精選范文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現如今,我們英雄的祖國和人民,站在新世界的關鍵節點上,面對國內國際局勢的大變動,必將銘記歷史,迎接挑戰。
銘記歷史,就要銘記抗美援朝精神。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共斃、傷、俘敵數十萬人。戰爭以美國侵略者被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而告結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銘記歷史,就要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松骨峰每一寸都必爭的慘烈阻擊,長津湖冰雪中被凍僵的年輕戰士保持沖鋒的姿態、上甘嶺被炸彈翻過無數次的焦土……革命先輩們的付出與奉獻,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戰爭不僅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在歷史的時光軸去定論,這一場偉大戰爭的勝利,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更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銘記歷史,更要認清現實,迎接當下最大的挑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時涌動,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面對未來,我們該往何處去?偉人指出,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既是中華民族自己走過的路,也是世界歷史發展的一部分,更是世界正義進步事業的一部分。唯有認真學習,才能把未來的路看得深,把得準。
“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沒有一蹴而就的偉業,更沒有一馬平川的坦途。就這個宏觀語境而言,從戰斗到奮斗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傳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涉險灘、奪隘口、闖出一條條新路已是常態。
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尋找給養,砥礪骨子里的戰斗勇氣和奮斗激情,我們必能走好走穩民族復興這關鍵一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