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哪個最難打
來源:網絡整理 2020-09-08 09:43:30
在成功實現解放全中國這一理想目標的前夕,我軍還經歷了對戰局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三大戰役。具體來看一下:
1三大戰役哪個最難打
三大戰役,就是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和遼沈戰役。這場戰役,基本決定了中國政權的歸屬。平津戰役,我解放軍掃清了河北地區國民黨武裝力量。由于山西的閻錫山和西北的“馬家軍”都不是強有力的對手,所以平津戰役打完華北地區基本控制住了。
而遼沈戰役是決定東北控制權的戰役。遼沈戰役之后,我黨掌握了東北的重工業。由于關內重工業脆弱,掌控了東北基本就是掌控了全國的生產力。這一仗敲響了蔣家王朝的喪鐘。而淮海戰役,則是打垮了蔣介石一切賴以身存的武裝力量。蔣介石所有嫡系部隊全部被殲滅,為渡江掃清了一切障礙。
真正難打的是淮海戰役。淮海戰役,國民黨八十萬大軍真正的裝備精良。而且無論是哪一方都沒有想到戰役規模竟然變得這么大。看看淮海戰役參加的將領就知道多難打。國民黨部隊基本全都是名將: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李廷年,黃百韜,黃維,胡璉,李彌等人。
面對這個陣容,華野和中野只有六十萬人。雖然有著百萬民眾在后面推小車支前,但是并不是戰斗部隊。而且國民黨黃維兵團有骨干十八軍,邱清泉兵團有第五軍。而且從地理上說,自古就有“守江必守淮”一說。失去淮河縱深,長江漫長的防線根本就是處處漏洞。淮海戰役結束后,蔣介石徹底失敗。
2三大戰役勝利的歷史意義
1、遼沈戰役的意義:
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解放軍不僅在質上占了優勢,而且數量上也占了優勢,戰役的勝利,使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后方,為后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淮海戰役的意義:
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嚴重動搖了國民黨上下的獨裁夢想;同時,我軍的力量大增,士氣高漲,大大增強了解放全中國的信心。此次戰役的勝利結束,標識著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統治的瓦解;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展開打好了基礎。
3、平津戰役的意義:
平津戰役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地區基本獲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進一步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對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