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高考作文是兩道高質量的“綜合題”
2020-07-07 13:39:25新浪教育
今年高考大作文題仍為“二選一”,分別為;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整個系統55個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材料“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2、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人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請以“一條信息”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字數仍要求不少于700字。
仔細研讀北京卷高考作文,就不難發現,它綜合了眾多內容:
一、體現愛國與自信;
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整個世界經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可是在這個時候,中國的科技事業依然在取得不斷的突破,這是一種自信。為此,以北斗為北京考察作文,也不奇怪。因為,“自信”本身就是高考重要的考查方向之一。
二、體現對考生個人成長的考查;
“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考生可以聯想到關于個人成長,關于個人的意義和價值;“一條信息”更直接與生活相關,在生活中,總要面對各種各種的信息,怎樣去辨識和處理卻很關鍵。
三、體現對考生“精神層次”的考查;
近年來的高考作文,都會直接考查“精神層次”的內容,“振奮”、“愧疚”直接是關于精神的表現,那么面對同一條“信息”,人的精神層次不同,所產生的表現就不同;“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聯系考前我們給大家的素材:
在西南邊陲的怒江大峽谷,法官們背著國徽在高山與深谷間穿行,到村民家中或者田間地頭開庭;在廈門六中,一位音樂教師猝然離世,留下傾注他無數心血的合唱團,讓人們看到了教育最美的樣子;在城市鄉間,超過300萬快遞員風里來雨里去,在2019年送出了超過600億件快件。。。。。。他們的力量或許微薄,卻將溫暖和力量帶給他人;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卻干出了令人動容的不凡業績。
無論是怎樣的他們,如果體現“功用”勢必與“精神”和“價值”是分不開的。
“思考有廣度,缺深度,這和我們閱讀的習慣有關系。我們每個人都是“知道分子”,比起以前的世代的人的常識要多,但思考、辨析能力不足,這跟大家缺少琢磨的時間有關——沒有時間、沒有耐心來仔細琢磨一個事情。”
如果一個人思考、辨析能力不足,那么他們面對“一條信息”的時候怎么辦?
四、體現對考生生活經驗的考查
“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聯想和想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功用”,更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體現,考生在寫作的時候,“功用”的方式以及模樣的呈現,在寫作中,這些都很關鍵。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并且能在生活中有更深度的思考和感悟的考生,更容易有“內容”可寫。
五、體現對考生溝通能力的考查
高考寫作,無論是發表議論,還是表達感悟,包括講生動有內涵的故事,都直接體現“溝通”的理念。考生直接溝通的對象就是命題老師和閱卷老師,考生理解命題的意圖,寫的內容能到閱卷老師的認同,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五、體現時代特色
北斗組成的“天網”,“當今時代,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都是時代的體現,了解時代發展,選拔符合新時代的人才,是新高考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在作文命題中體現時代特色,也是必然。
此外,還有關于“道德”、“審美”都體現在這次作文題中。
所以,總體上看,今年的作文,更注重綜合。
2020年北京卷兩篇作文,考生要想寫出一類文,難度很大!
“每個考生都有話說”是一種普遍現象,走出考場之后,眾多考生對作文都有一定的見解,但是面對今年的作文,考生要想寫出一類文,難度還是很大的。
原因:
1。多數考生面對作文題,盡管覺得內容很新,但是多少還是有一定的想法,可是這些想法如何成文?需要一定的能力。
2。新高考閱讀量增加,眾多考生寫作時間并不充足;
3。反押題意圖明顯,眾多考生平時積累的,與高考實際考查的內容,有一定的差距。
無論怎樣,北京高考卷命題始終注重“走大道,求大氣”的特色。新高考模式下,越來越體現“綜合”的特點。
因此,2020年,北京卷的作文,是兩道高質量的“綜合題”。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