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業大學藝術類專業2020報考指南
2020-04-10 21:43:21高考網整理
北方工業大學藝術類專業2020報考指南
北方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法、藝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地處北京市石景山區,位于西五環與阜石路的交匯處,交通便利,環境宜人。學校現有11個學院,49個本科專業,20個碩士一級學科,1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23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近3000人。學校隸屬北京市,屬公辦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我校藝術類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實踐經驗和敬業精神的優秀中青年教師。學校具有一流的教學設備和實驗條件,現有陶藝實驗室、木藝實驗室、絲網印刷實驗室、模型實驗室、CAD實驗室、無人機實驗室、3D與VR實驗室、智能機械臂實驗室等一批實驗室。優良的師資與先進的實驗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高度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每年均向歐美日等境外大學派送交流學生。
一、招生計劃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層次 |
科類 |
全國計 劃招生 |
標準學 制年限 |
授予學位 |
130502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文理兼招 |
50人 |
4年 |
藝術學學士 |
130503 |
環境設計 |
本科 |
文理兼招 |
50人 |
4年 |
藝術學學士 |
130503 |
環境設計(空間設計) |
本科 |
文理兼招 |
40人 |
4年 |
藝術學學士 |
具體分省招生計劃參見我校2020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表(需經教育部審核備案)
二、錄取
我校2020年不組織專業校考,專業課成績使用各省美術類專業統測成績。
錄取原則:
對于藝術類專業采用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的省份的考生,錄取規則執行所在省份規定,且要求專業統測成績不低于本科合格線上20分;
對于藝術類專業采用順序志愿投檔模式的省份的考生,按專業課總成績×60%+文化課總成績(含政策性加分)×40%所計算的合成分,排序錄取,且要求專業統測成績不低于本科線上20分。
三、政審與體檢
政審與體檢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四、學費標準
根據北京市物價局對高等院校藝術類專業的收費標準收取學費,即:我校今年招收的藝術類本科學生,每生每年10000元。
五、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晉元莊路5號,北方工業大學招生辦公室
聯系電話:010-88802786傳真:010-88801376
郵編: 100144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ncutzsb
微信公眾平臺:北方工業大學招生辦
附:專業介紹
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專業概況
21世紀是一個新媒體時代。多樣的媒體、新興的媒體信息技術與數位科技時代的來臨,讓傳統的平面設計專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全面拓展到了空間展示與數字交互等三維信息領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運而生。該專業主要培養有一定藝術設計素養、且掌握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的人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和應用表現能力是本專業的核心能力。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北方工業大學藝術設計系最早開設的兩大專業方向之一,從設立至今,已經過近20年的積累。本專業向來注重理論與實踐均衡發展,人文藝術與數字科技巧妙結合,學界與業界無縫接軌。為推展“文化創意產業”理念,在課程內容的規劃方面,結合理論與方法、文化與背景、環境與人的因素、傳統與當代技術、視覺美學來制定全面的設計策略,強調各專業方向交叉互動,并提倡靈活的教學方式。學院還定期與國際著名院校進行交互式課程教學,以適應國際潮流和發展趨勢。
師資力量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隨著教師隊伍學科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和優秀人才的引進,提升了師資的整體教學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師資結構。本專業教學設備齊全,教學體系完整,所培養的人才,在國內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相關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
課程設置
一年級與環境設計專業共用設計通識課程平臺,開設專業課程包括形式語言基礎、美術、制圖與透視、設計思維與方法、美術史等。二年級及高年級開設的專業課程包括:二維設計基礎(字體設計\圖形設計)、三維設計基礎(綜合表現)、2D電腦繪圖與數位影像處理、基礎理論(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平面設計(版式設計\插圖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海報設計\標志設計\書籍設計\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媒體藝術設計(數字界面\交互設計)、文化創意設計、專業理論(設計觀察與批評\設計現代史)、專業實踐(專業考察\設計交流\畢業設計綜合訓練)。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視覺傳達專業執行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設計創意研究能力、培養學生專業倫理道德及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全球化視野與國際競爭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新聞出版業。國有設計公司專業設計師、貿促會,廣告公司或傳播公司企劃人員或設計師、文化產業界視覺設計師、媒體行業界面UI設計師或交互設計師。從事設計相關教育工作等。
本專業標準學制年限4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畢業生可報考本校設計學及建筑學碩士研究生,優秀者可推免攻讀國內設計學碩士研究生。
二、環境設計專業
專業概況
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專業,包括空間環境與公共設施設計、空間陳設與裝飾設計、空間造型與構造設計、空間環境的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設計等,涉及環境設計基礎、裝飾結構、人體工程學、設計流派、材料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環境設計專業設立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教學研究方向,按照專業基礎、專業設計、專業理論、實習與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與論文五個環節展開教學培養,使學生具有較系統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良好的環境整體意識和綜合的審美素質,掌握空間造型、界面裝修設計、陳設藝術設計的系統設計方法與技能,掌握總體平面規劃、空間形態、環境構成要素等設計方法,具備合理運用材料與工藝的能力,具有創造性思維和綜合表達的能力以及對環境設計的綜合判斷、分析能力和設計實施、管理能力。在完整的教學體系培養下,畢業生已成為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骨干力量。
師資力量
本專業師資具有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具備國內一流的專業教學水平。近年來,隨著教師隊伍學科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和優秀人才的引進,進一步提升了師資的整體教學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師資結構。
課程設置
一年級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共用設計通識課程平臺,開設專業課程包括形式語言基礎、美術、制圖與透視、設計思維與方法、美術史等。二年級及高年級開設的專業課程包括:環境藝術鑒賞、居住空間設計、辦公室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模型制作、景觀設計、廣場設計、建筑設計初步、公共設施設計、植物配置、環境設計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概論、公共空間設計、人體工程學、材料構造與工藝、陳設藝術設計、環境照明設計、環境色彩設計、環境行為心理學、中外建筑與園林史等課程。
培養目標
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依托廣泛的社會交流基礎和日益增多的國際交流機會,為學生提供各類學習平臺,培養學生的環境設計專業執行能力、獨立思考與設計創意研究能力,以及學生的專業倫理道德、人文素養以及全球化視野與國際競爭能力。使學生能夠成為在環境設計領域從事設計實踐、理論研究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并與美國、意大利、德國、新西蘭等國外院校設有交換生、“2+X”雙學士、“1+2+1+1”和“3+1+1”本碩連讀培養計劃。
畢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公共空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會展設計、家具設計、景觀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之設計工作,同時還可以從事與環境設計相關的教育研究工作。
本專業標準學制年限4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畢業生可報考本校設計學及建筑學碩士研究生,優秀者可推免攻讀國內設計學碩士研究生。
三、環境設計專業(空間設計)
專業概況
本專業(方向)依托學院理工與人文相結合的教學資源優勢,將建筑類和設計類兩大專業群的特色相融合,形成藝術與科技緊密交融、面向未來、注重實踐、看齊國際的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藝術特長和空間設計能力,可從事以空間設計為核心的室內外環境設計、建筑設計、城市設計、舞美設計、展示設計、裝飾裝潢設計、游戲場景設計、影視布景設計、數字美術和新媒體藝術設計等相關設計人才。畢業生除了可從事一般的環境設計業務外,還可承擔更加側重于建筑與城市設計的業務,就業領域還包括設計項目管理、文化與藝術傳播等企事業單位。
課程設置
設計基礎系列,包括空間表達、計算機輔助設計、空間設計初步等;設計核心系列,包括人居環境設計概論、空間設計、設計studio、構造與材料等;設計理論系列,包括聲光熱環境、設計史、城市規劃原理、傳統營造等;按設計方向編排的專業選修課程,包括實體空間設計方向、舞美影視空間設計方向、數字空間設計方向等;以及創新實踐、設計師業務實習等實踐環節。
師資力量及交流合作
專業教師多來自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知名高校,大多具有海外留學或進修經歷。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陶藝實驗室、木藝實驗室、3D打印模型實驗室、無人機大數據實景建模實驗室、機械臂數字設計實驗室、VR虛擬現實實驗室、智慧城市實驗室等實驗室培養學生動手實操,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派往知名設計企業進行實踐。注重開闊國際視野和提高英語應用能力,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等國外知名院校有密切校際交流,學生在學期間可出國進行交換學習,或采取4+2本碩連讀的方式取得海外高校的學歷和學位。
本專業標準學制4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畢業生可報考本校設計學及建筑學類碩士研究生,優秀者可推免攻讀國內設計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可繼續在設計學、建筑學等學科進行深造,獲得碩士學位。特別是按本科+碩士“4+3”培養模式可獲得建筑學專業碩士學位,從而進一步考取國家注冊建筑師執業資格。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