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解題的基本思維框架(4)
來源:網絡整理 2020-03-19 20:36:15
即為降水、下滲、徑流,這也是解此類題型的突破口,具體涉及延伸考題有
(一)區分水循環環節的技巧
一般情況下,海陸間循環主要有四個環節(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輸送),海上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主要有兩個環節(蒸發、降水)。但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都可能發生水汽輸送,只不過海洋上空向陸地上空的水汽輸送是最主要的輸送方向,徑流輸送在陸地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都存在。分析環節時要分清空間區域和箭頭方向,一般箭頭向上為蒸發,箭頭向下為降水。
(二)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影響的思路
人類主要通過影響水循環的環節來影響水循環,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時可從四個角度進行:
(1)從時間尺度看,主要是改變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如修建水庫和植樹造林。
(2)從空間尺度看,主要是改變水資源空間分布,如跨流域調水。
(3)從生態環境角度分析,大面積排干沼澤會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所以應保護沼澤;過量抽取地下水,會導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降水以地表徑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匯集,河流徑流變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澇災害。
(4)從水資源角度分析,人類對水資源加以利用時,應充分了解水循環的規律,如果開發利用的速度超過了水資源循環的周期,則會出現水資源枯竭。人類生產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經處理的污水也會加劇對水資源的破壞,使世界大部分地區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三)水循環的意義
(1)維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
(3)使地表各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
(4)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
(5)塑造地表形態
31、涉及巖石圈循環類題型
第一識記類別和特例,第二步看箭頭找突破口
32、涉及到地貌形成內外力分析排序類的題時
按照“外力排最后,具體看題眼”的原則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33、涉及到地貌構造類題型時
按照“看形狀、記新老、講運用”來實現做題技巧的快準狠
找油找背斜,找水找向斜,隧道過背斜,工程避斷層
34、涉及到地形形成原因分析
方法是“大地形用板板構造理論,小地形用內外力理論”加以分析即可
35、涉及到巖石形成先后順序類的題型
采用“覆蓋者新,被覆蓋者老,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的方法
36、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
思路是“一基礎、兩功能、兩表現”
【重點解讀】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應用角度分析
(1)分析地理環境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征協調一致的關系。常分析某一區域自然景觀的成因,如結合地理位置分析氣溫、降水等對生物景觀的影響。
(2)分析地理環境某一要素變化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的變化。一般結合區域圖、景觀圖、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運用各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變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3)根據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分析一個區域的變化對其他區域的影響。常結合某一地區環境的變化,分析環境問題成因;結合題目提供的自然現象或過程,提取出所要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與之相關地區內在的關聯性和演變過程的因果關系。
(4)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在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時,必須考慮陸地環境的整體性特征。在分析具體問題時要遵循“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確人類活動所牽的“一發”是哪一要素,進而逐步分析這“一發”的變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發生的變化,最終導致“全身”呈現出怎樣的變化。
37、涉及到自然帶類的題型
“以形定位、以溫定帶、以水定型”,同時識記氣候類型的分布
自然帶的分布和變化與氣候類型密切相關,具體分析如下(以北半球為例):
38、凡涉及到雪線類的題型
一看氣溫(正相關),二看降水(反相關)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