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因”“于”用法知識點(2)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因”“于”用法知識點(2)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19-10-15 20:24:43

          專題訓練

          考點:考查學生理解虛詞“因”“于”的用法和意義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掌握虛詞“因”“于”的用法和意義

          2、提高學生理解虛詞“因”“于”的用法和意義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掌握虛詞“因”“于”的用法和意義

          2、難點:在中高考中掌握虛詞“因”“于”的考點

          三、導入:文言虛詞在現在的北京高考中是重點,《考試說明》中明確提出要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章的含義和用法。在近五年中“因”考查7次,“于”考查13次,可見,“因”“于”出現的頻率之高,今天,我們來學習文言虛詞“因”“于”的含義和用法。

          四、專題解題思路指導

          (一)介詞。

          1.依照,根據。

          ①罔不因勢象形。

          ②變法者因時而化。

          ③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2.依靠,憑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③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

          3.趁著,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擊沛公于坐。

          4.通過,經由。

          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5.因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二)副詞。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

          2.原因,緣由,機緣。

          ①于今無會因。

          (三)動詞

          1.根據

          ①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

          2.沿襲,繼續。

          ①蒙故業,因遺策。

          ②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于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前一個“于”:從)(《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于

          ①業精于勤、荒于嬉(《進學解》)

          4.向,對,對于。

          ①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于孫權曰……(《赤壁之戰》)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①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于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后一個“于”:比)(《勸學》)

          【于是】

          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于是余有嘆焉。(因此)(《游褒禪山記》)

          ⑤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代漢語“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見……于】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

          1.語境推斷法

          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以“焉”為例: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語境是風雨從山上興起,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于此”,即“從這里興起”。

          (2)“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語境是交代寫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由此可推斷“焉”是代詞,代文章。“得焉”即“能夠看到它”。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焉”用在疑問句中,由此可推斷“焉”是疑問代詞,可譯為“哪里”。

          (4)“圣心備焉”(《勸學》),“焉”用在陳述的語境里,是語氣助詞。

          2.句位分析法

          一些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也”,在句末一般表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一般表提頓,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1)表判斷語氣。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在句末,表陳述或解釋語氣。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3)用在句末,表肯定、感嘆的語氣。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赤壁賦》)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毋從俱死也。(《鴻門宴》)

          (6)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3.對稱分析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中“以”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由此可推斷“以”也是表修飾的連詞。

          4.語法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詞語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來推斷。如“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句,“其”不做句子成分,只表反問語氣,因此應該是副詞。

          5.標志識別法

          有些虛詞是構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標志詞,如能記住教材中出現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幫助你快速答題。如表被動的“見”“于”“為”“為所”等,表示賓語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圖”)等。同時識記一些含有虛詞的固定格式,如“是以”為“以是”的倒裝,譯為“因為這”,“無乃……乎”意為“恐怕……吧”,“其……,之謂也(乎)”根據情況可譯為“大概(恐怕、難道)說的是……吧(嗎)”。

          6.代入檢驗法

          將判斷出來的意義代入句子中,若結合上下文,語意通暢,即可驗證準確。以“而”為例:

          (1)表并列關系。譯為“又”“和”“并且”或不翻譯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

          (2)表示遞進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

          五、專題訓練指導

          (一)下列句中的“因”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F.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二)判斷“因”在文中的意義。

          1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2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之3因。其常4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5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變為榮木也。途經紹墓,其尚8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

          【答案】

          (一)ACE(A于是,就 B趁機 C于是。就 D憑借 E于是,就 F通過)

          (二)1、 介詞,可譯為根據  2、 動詞,可譯為沿襲   3、 名詞,可譯為原因  4、 介詞,可譯為趁著  5、 副或連,可譯為于是  6、 介詞,可譯為憑借   7、 介詞,可譯為經由  8、 介詞,可譯為通過,經過  9、 介詞,可譯為因為  10、連詞,可譯為因為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蝌蚪蚪窝视频在线视频手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一级黄色片免费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产萌白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a级片| 全彩口工彩漫画无遮漫画|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免费| 国产资源在线视频| 东北大炕王婶小说|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精品视频九九九|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啦视频在线| 小荡货公共厕所|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黄色片网站|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免费在线|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