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開創外交新局面》教案四
2019-09-21 13:32:14網絡資源
高一歷史教案:《開創外交新局面》教案四
1. 教學目標
1、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實,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2、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外交活動為例,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3、理解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是外交突破的關鍵因素,認識外交是基于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的考慮與博弈。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教學難點:不同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3. 教學用具
4. 標簽
教學過程
(1)“乒乓外交”譜寫了中美關系史上的一段佳話,你知道“乒乓外交”發生的背景和歷史意義嗎?
(2)20世紀70年代,中國是如何打開外交新局面的?
【導入】開創外交新局面
本單元的主題是新中國的外交,在新中國外交史上不得不提一位風云人物,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任外交部部長——周恩來。西方媒體也對這位中國領導人時刻關注,他曾經六登《時代》周刊封面,今天我們截取其中三幅來分析《時代》對周恩來的解讀透視著一種美國怎樣的對華信息。(展示三幅圖片:幻燈片2)
、1951年:《共產主義分子——周恩來》,下面一行小字寫著“美國的敵人也是中國的敵人”。為什么說是“美國的敵人”美國仇視中國。“中國”在這里指的是什么政府臺灣當局。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說周恩來是美國的敵人也是中國的敵人了。
、1954年:《紅色中國的周恩來》,周恩來身后的柵欄里關著一條“張牙舞爪”和“目露兇光”的青龍,這期雜志出版時正值日內瓦會議召開期間,中國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會議,由此可見美國雜志散布“中國威脅論”。
、1972年:《尼克松的中國之旅》,由四幅圖構成,分別是尼克松與毛澤東、周恩來會面;尼克松夫婦登長城以及觀看樣板戲《紅色娘子軍》,把這四幅圖片巧妙分開的是一個漢字“友”。
從這三幅圖片的解讀中,可以發現中美關系呈現出一種怎樣的趨勢從敵對到緩和。
過渡: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還取得了哪些突破呢
【講授】開創外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