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高頻考點:歷史唯物主義
2019-05-28 14:51:08網絡資源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原理內容】⑴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②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粕鐣庾R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方法論】①要樹立實踐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會現象時,要尊重社會實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同時要確立正確的社會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反對落后的消極的社會意識。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原理內容】略
【方法論】①要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按社會規律辦事;
②樹立改革創新的意識,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方面和環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3、歷史發展總趨勢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不同社會基本矛盾解決方式一樣)
4、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體現在:人民尊重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5、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原理內容】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方法論】我們一定要樹立和堅持正確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6、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
⑴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谱杂X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7、人生價值的實現原理(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1)人要在勞動和奉獻中體現和創造價值;
(2)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3)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個人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8、個人和社會相統一的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社會發展也離不開個人的發展。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在與社會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