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內、外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2019-05-26 12:36:42網絡資源
內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1.熱量地球內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2.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
(1)地殼運動:
①運動形式:a.水平運動:造成巖層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形成綿長的斷裂帶和巨大的褶皺山脈;
b.垂直運動:造成巖層大規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勢的起伏變化和海陸變遷
兩種方向同時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過程緩慢,不易察覺,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2)巖漿活動:
①形式:主要有巖漿噴出(火山噴發)和巖漿侵入兩種形式
只有噴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響地表形態,可以瞬間改變地表形態,但作用微弱。
而噴出巖又分為裂隙式(線狀)噴發或中心管道式(點狀)噴發。
變質作用:
發生在地殼深處(高溫高壓)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
3.影響:奠定了地表形態的基本格局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一)能量太陽輻射能
(二)作用力:風、流水、冰川、生物等
(三)表現形式:風化、侵蝕、搬運、堆積
(四)影響:使地表起伏狀況趨向于平緩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