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復習方法:生物遺傳相關問題解析
2019-04-26 11:53:06網絡資源
1、同一生物個體的不同組織細胞,DNA相同嗎?mRNA,蛋白質呢?
分析:許多同學認為同一生物體不同種類的組織細胞,均是起源于受精卵經有絲分裂得到,所以遺傳物質一定相同,那么,經轉錄和翻譯的過程,所含的mRNA﹑蛋白質分子種類也一定相同。以上說法前半
部分正確,而后半部分錯誤,因為忽略了細胞的分化所導致的遺傳物質的變化。很明顯,例如同一個人的紅細胞中含血紅蛋白,但其它類型體細胞如肝細胞中就沒有,同樣,肝細胞中含乙醇脫氫酶,但其它類型體細胞如紅細胞中沒有等。遺傳物質相同,受其影響和控制的mRNA﹑蛋白質為什么可以不同呢?原來,經細胞分化,不同種類的體細胞中基因的種類和數量雖然相同,但都只有部分基因能實際指導轉錄和翻譯。即細胞分化使部分基因失去活性,且這些基因在不同組織細胞中的種類有所不同,結果就導致了總的遺傳物質相同,卻得到了不同的mRNA和蛋白質,當然也可以認為參與控制轉錄與翻譯的基因總量多少,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該類細胞全能性的相對大小。
7.在細胞圖的判斷中,無同源染色體是否可以作為該細胞一定處于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過程的依據?
分析:處于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過程的細胞,通常我們認為無同源染色體的存在。因為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實現了同源染色體的兩兩分離。但是,無同源染色體是否可以作為該細胞一定處于
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過程的依據呢?其實,通過對植物的花藥離體培養,動物的單性生殖如蜜蜂的孤雌生殖等現象不難看出,無同源染色體的配子也完全可以進行有絲分裂。那么,顯然不可以簡單地把有無同源染色體作為判斷細胞分裂方式的依據。
2、基因重組現象僅存在于真核生物嗎?
分析:基因重組指的是非等位基因之間的重新組合現象。通過基因重組,能夠產生新的基因型。它是生物變異的重要來源。對真核生物而言,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可能發生的有
效交叉互換現象,和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現象,都能實現基因重組。但對于不能進行減數分裂的生物如細菌等,卻可以通過細菌雜交﹑轉導等過程實現基因重組。顯然,減數分裂不是實現基因重組的唯一途徑。例如我們應該把通過轉基因技術而實現的變異視作基因重組而非基因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