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職業學院2019年單獨招生簡章
2019-04-19 15:57:45網絡整理
武威職業學院2019年單獨招生簡章
【學院簡介】
武威職業學院是一所“省市共建、市管為主”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項目培育學校。2003年4月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先后整合武威教育學院(成立于1985年5月)、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武威分校(成立于1979年9月)、武威財貿學校(成立于1984年3月)、武威師范學校(成立于1915年6月)、武威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立于1998年10月),2011年4月經甘肅省教育廳、省衛計委同意,國家級重點中專武威衛生學校(成立于1969年5月)整體并入學院。2018年2月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在學院設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
學院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秉承“尚學崇技、求真創新”的校訓,弘揚“文明、和諧、團結、奮進”的校風,遵循“立德樹人、服務發展、促進就業、適應需要”的辦學理念,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學院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對接,致力于建成“西部示范、全國一流、世界有影響”的職業教育名校。
學院所在地武威,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葡萄酒城和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越,崇文尚德、包容創新,自古就是興學育才的上選之地。校園占地面積914畝,建筑面積34.15萬平方米,有1家直屬附屬醫院、1所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學院現有各級各類注冊學生1433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37人、專科生10270人、中專生116人,繼續教育學生3307人。在職教職工845人,有專任教師51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23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73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144人、教學名師16人、甘肅省名中醫5人、專業帶頭人91人、骨干教師187人、“雙師型”教師469人、省級“園丁獎”5人、市級“園丁獎”5人、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5人。建立了400人組成的兼職教師資源庫,有外聘兼職教師292人。
學院專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開辦全日制高職專科專業58個,成人本、專科專業78個。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在建省級優質特色專業8個,形成了以工為主,以新能源和相關醫學類專業為特色,國家級重點專業為引領,文、經、農、藝等綜合發展的專業布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152萬元,有校內實訓室14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78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2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武威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市級“創青春通用性眾創空間”1個、市級工程中心1個。
學院廣泛開展科學研究,獲批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立項16項、科技廳科研項目立項1項、市級科研項目立項10項、院級科研項目立項32項,獲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9項、省教育廳科技成果優秀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市級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申報技術成果轉化3項,創建科研平臺4個,出版《武威職教理論與實踐》30期。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247篇,出版專著48部、教材180本,獲得專利56項。
學院招生就業呈現兩旺局面,2018年,省教育廳下達學院招生計劃4500人,實際錄取4457人、報到3982人,報到率89.3%。文、理科提檔線分別超過省控線115分和83分。近三年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滿意度達95%以上,85%以上的畢業生對就業崗位、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升職空間滿意。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滿意度調查中,學院在總體滿意度、教育質量、教育公平、教育環境四項指標中均進入全國骨干校前20名。
學院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校辦企業武威泰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實施2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建設任務,2017年6月并網發電,年上網電量約2700萬千瓦時,年發電收入約2160萬元。項目服務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精準扶貧800戶,保障每個貧困戶年收入3000元,持續獲益20年。已建成光伏扶貧基地和能源類、機械類、電子類等產教深度融合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武威市中醫醫院和涼州區中醫醫院整建制并入學院,成立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學院直屬附屬醫院。投資近7億元進行擴建和功能提升,開放床位1200張,職工1800人,年門診量達50萬人次以上,將建成“三級甲等”中醫院和甘肅省區域中醫藥服務中心,已成為醫學類專業功能完備、產教深度融合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極大提升師資隊伍、實訓條件、實習就業、專業建設水平;與上海中銳教育集團、山東藍海集團、武威市實驗幼兒園等178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
為落實省政府與中科院戰略合作協議,服務國家能源安全、節能減排、“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等重大發展戰略,為釷基熔鹽堆新型低碳復合能源項目在甘肅落地及相關能源產業在西部形成與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聯合在學院設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本次合作是中科院首次、也是唯一與高職院校的聯合辦學。以國家頂層科研院所與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大型企業三方強強聯合的全新辦學模式,建成多元投入、資源共享的混合所有制學院,共同培養產業發展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核與輻射檢測防護技術和應用化工技術(新能源方向)2個專業2019年計劃招生100人。
為積極落實甘肅省與天津市簽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全面推進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學院與天津職業大學簽訂《校院合作發展協議》,將用天津職業大學先進辦學理念和治校經驗,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成果,通過教學條件互通互助,教學資源開放共享,在辦學理念、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培訓基地建設、干部交流、產教融合、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實質性合作,互通有無、共同發展。2018 年11月,天津職業大學(西部)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在學院揭牌成立,為學院乃至西部的職教教師提升教育教學理念和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將在定向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等方面開展對口支援,在繼續教育等方面合作發展; 與同濟大學對接,確定委托同濟大學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對學院師資隊伍開展系統化培訓,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綜合能力。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上級黨委政府、主管部門的決策部署,堅持內涵建設和創新發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合作發展為支撐,以抓好黨建為保證,全面推進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招生對象】
取得我省2019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資格的考生。
【成績評定】
測試依據與方式
1.測試依據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大綱》和《2019年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我院將從語文、數學、英語、時政常識四個方面對參加單獨招生測試的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測試。
2.測試方式
基礎知識測試方式為閉卷筆試,測試時間為150分鐘。
3.試卷構成
單獨招生基礎知識測試試卷由語文、數學、英語、時政常識四個部分組成,滿分為300分。試卷題型涵蓋客觀題(含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判斷、填空)和主觀題(含翻譯、計算、閱讀理解、論述、作文)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