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工程:在“萬物互聯”中編織智慧
2019-04-08 13:58:35北京考試報
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物聯網,已在悄然間將我們推向智慧城市,其應用已無處不在——從公共交通的刷卡、停車場電子計費、手機NFC功能、高速ETC快速通道,到生活中常見的水電煤氣的遠程智能抄表、智能家用電器使用、監控,再到食品監管的源頭可追溯管理和無人超市、機器人餐廳的啟用,以及制衣、制藥等產業的無人車間……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各行各業,產業發展之迅速引人矚目。
據工信部統計,未來幾年物聯網領域及智能機器人的人才需求量在200萬以上,且每年會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目前每年物聯網工程畢業生規模不足10萬人。
近500所高校開設 重在“萬物互聯”應用
作為新興產業,物聯網人才培養在近十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2010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臺系列政策支持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教育部同年新增物聯網工程專業,首批30所高校獲準開設。截至2018年底,全國近500所高校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
各高校專業側重不同,特色凸顯。如北京理工大學在車聯網方面具有優勢,北京郵電大學突出物聯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比如5G技術的推廣應用,北京科技大學側重智能家居,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側重物聯網通信傳輸與信息處理,北京工業大學側重物聯網汽車,北京物資學院突出智慧物流建設,北京城市學院側重面向智慧城市管理與服務的物聯網應用和智能服務機器人技術。
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中,物聯網工程專業屬于工學中的計算機類,標準學制4年。學生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2018年,物聯網工程與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等專業被教育部一同列入“新工科”建設專業。
北京城市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負責人郭迎九教授介紹,該專業雖然屬于計算機門類,但與傳統計算機專業偏重計算機體系結構不同,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物聯網應用。在計算機門類里,和物聯網工程專業最相近的是網絡工程,主要研究和建設計算機網絡,主要解決數據共享問題,如利用計算機瀏覽網站,計算機要通過交換機、路由器和因特網連接傳輸數據,實現數據共享。而物聯網工程解決的是萬物互聯問題,形成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相聯的一個網絡進行遠程感知和控制,實現各類創新應用。物聯網工程和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也有所區別。通信工程更側重網絡底層架構和協議,偏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電子信息工程偏向于硬件方面。簡而言之,物聯網工程更注重應用、創新與服務,強調學科的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這正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新工科”建設要求。
交叉學科特色明顯 工程實踐性強
北工大信息學部物聯網工程專業負責人、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方娟介紹,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個工程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與電子、自動化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學科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高校課程設置上,基礎課程多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主,如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等;專業核心課程則涉及物聯網工程導論、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統、物聯網安全技術、物聯網感知技術、物聯網綜合實踐等。
在工程實踐培養上,物聯網工程專業“強調基礎,注重實踐,鼓勵創新”,強調對學生進行系統、扎實的基礎知識培養,通過實踐/實驗課程的校內培養、企業工作實習、全國物聯網大賽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高校紛紛推出專業創新課、產教結合實踐基地以及國際交流課程等。北工大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全國第一批新工科物聯網工程專業工作委員會16個副主任單位之一。該校在開展面向物聯網的新工科專業建設中處于領先地位。學校在注重各方面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增設了創新課環節,主要分兩部分:一是通過創新課程獲取學分,二是參加各種物聯網大賽獲得相應學分。培養計劃中,學生通過大一認知實習課程和大三工作實習環節提升實踐動手能力。
城市學院的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了綜合設計性實驗實訓課程,如物聯網工程設計與實施、智能機器人設計課程,講授學時與實踐學時比可達1∶3。該專業還擁有工業級的短距和長距物聯網通信技術實踐平臺、智慧城市綜合實訓系統、智能家居綜合訓練系統、多類服務機器人實訓系統和校企實訓基地。該校與阿里巴巴合作成立大數據學院,為物聯網采集的多樣化數據提供分析及可視化展示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廣闊成長空間。
北信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系主任吳韶波介紹,該校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北京市教委“雙培計劃”專業,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開展人才培養。該專業每學期均有與新技術與行業應用相關的獨立實踐環節。學生會從大一開始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如“新生創客大賽”等,還會參加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競賽。該專業學生還可到國外大學進行學習交流。
產業方興未艾 企業需要大批人才
《物聯網“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網絡傳輸、智能信息服務在內的總體產業規模突破1.5萬億元。”“打造10個具有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培育和發展200家左右產值超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以及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和創新載體,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并提出在原9大物聯網發展重點領域深化開展6個應用示范工程,即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智慧節能環保。
物聯網界流傳這樣一句話:“過去20年的互聯網是人聯網,未來20年的互聯網是物聯網。”近幾年,面對巨大市場,企業紛紛將物聯網規劃為市場的“主賽道”——華為進行物聯網基礎通信技術研發和物聯網操作系統研發,谷歌、特斯拉開發車聯網和自動駕駛,騰訊、百度、小米等相繼開發智能家庭和交通出行設備……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將擁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2017年,阿里云在無錫試點中國首個物聯網之城——鴻山小鎮。2018年,阿里巴巴宣布將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阿里云計劃在未來5年內連接100億臺設備。日前,京東物流宣布將在上海建設國內首個5G智能物流示范園區……這些市場背后所需的人才支撐,為物聯網工程專業畢業生帶來就業良機。
北信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學華介紹,據測算,物聯網的產業規模比互聯網產業大20倍以上,而物聯網技術領域需要的人才每年將在百萬量級左右,未來物聯網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作為高新產業,物聯網應用與計算機、通信、互聯網、交通、工業制造、新能源、軍事等行業聯系尤為緊密。
該專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近年不斷攀升。畢業生就業主要從事嵌入式軟件工程師、Java開發工程師、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銷售工程師等工作。其中,面向智慧城市建設的可就職于中興通信、大唐電信、華為、中國普天、博創智聯等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部門,面向城市規劃的可就職于交通管理、食品監理以及城建等部門,面向物聯網智慧城市應用的可就職于百度、騰訊、阿里、聯想等互聯網IT企業,面向物聯網工業應用的可就職于北京汽車集團、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等,面向智能機器人應用的可就職于企業自動化、養老醫療、無人超市、無人餐廳等現代工業與服務業。
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攀升。很多大型企業要求畢業生持有人社部物聯網工程師認證、百度人工智能工程師認證等。有些企業就職門檻也調升至碩士以上學歷,且看重實踐技能。不少企業的核心技術崗位還要求畢業生具備從事過相關科研項目的經驗或是擁有過硬的外語交流能力。目前,很多高校設立了該專業的碩士、博士點。考生可了解并參考,提前做好學業及職業發展規劃。
報考建議
在中學階段,對數學、物理、信息技術比較感興趣且具備良好基礎的考生在后續專業學習中會占有一定優勢。在學習中,考生可依據學校課程或組建興趣小組,進行有關軟件編程、單片機、機器人以及智能硬件方面的活動課題研究。此外,考生可著重培養合作能力以及英語口語和讀寫能力。這對以后深入進行專業研究會有很大幫助。考生選擇專業時要結合自身興趣愛好、未來職業發展和深造規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以便在后續的專業學習中更具主動性。
相關鏈接:物聯網工程專業往年在京招生的部分院校名單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農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 大連海事大學 江蘇大學 福州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