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文化之旅”冬令營:開啟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年
2019-03-09 09:19:31網絡資源
2019年,是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年。
寒假期間,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巴西、蒙古等國家和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的120余名學生,開啟了他們的2019年“中國文化之旅”冬令營之旅。 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年活動,由此啟動。
7天時間里,港澳臺僑學生赴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廣東、廣西等地參觀自然和文化遺產,開展歷史文化和國情知識學習等活動。
燕趙文化研習營營員輾轉燕趙大地,在孔廟和國子監正“持敬之心”、習“祭孔之禮”、悟“仁義之道”,感受千年儒家的厚重,堅定弘揚文化的初心;在老舍茶館聽京劇、看雜戲、賞《變臉》、學功夫,品味國粹之美、京城之韻;參觀直隸總督署、保定軍校和雄安新區,在每一個變革自強的歷史時期感受燕趙精神的頑強生命力、強大感召力和深厚凝聚力;走進西柏坡和塔元莊,感悟共產黨人的滄桑正道和為民情懷,找尋指引中國道路的“精神密碼”,思索新時代新青年的歷史使命……
華文學院印度尼西亞華人學子傅維強表示,參觀孔廟才知道孔子對教育有很多貢獻,“很感謝學校給我們這一次機會,能到北京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疆學子李旭旭說,“從國子監、孔廟的儒家文化到老舍茶館的百姓文化,都向我們彰顯著歷史的滄桑巨變,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我們應當積極去學習、傳播、弘揚。”而工商管理學院香港學生施斯雅認為,“河北的歷史底蘊深厚,為個人成長成才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滋養,是一個值得我們親身感受的地方。”她表示,“從‘深圳速度’到‘浦東奇跡’,再到新時代的雄安新區,是一部慷慨激昂的‘中國故事’。”
看到毛澤東等中共重要人物的故居和辦公地,深刻了解當年歷史后,法學院香港學生阮文瀚被震撼到了。他說,“中國能有今天的迅速發展,歸功于當年這群愿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犧牲的黨員干部。我們應該向他們好好學習,不忘初心,心懷祖國,為國家的發展出一分力,為每個中國人共同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而了解到塔元莊從貧窮村莊到魅力小鎮的奮進史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緬甸學子李曉篆表示,“這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習近平同志,離不開他的關懷與支持,更離不開百姓們的努力與熱情。望這個美麗的小鎮越來越好,望我們都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東北文化研習營營員則行走于沈陽故宮、雷鋒紀念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航天博物館、張氏帥府之間。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千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給營員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以前在馬來西亞的歷史課本上就知道二戰時期日本人對中國和東南亞的侵略,通過今天的參觀和講解員的講述,深深了解到無論是中國還是馬來西亞,抗戰時期都是十分痛苦的。但正是這種環境,激發了無數人的愛國心,這些烈士在戰爭時期為了保護祖國和人民而壯烈犧牲,讓人十分敬佩。”文學院馬來西亞華人學生許銘洄在考察札記中寫道。
在雷鋒紀念館,營員們向雷鋒墓敬獻白花,并學習雷鋒的先進事跡。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記錄著雷鋒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工商管理學院香港學生黎嘉琪是螢火之光境外生志愿服務隊隊長,她說:“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了解雷鋒。學習雷鋒精神,奉獻是我們的志愿,青春是我們的名片。很榮幸與雷鋒是同路人,很榮幸我們是雷鋒精神的傳承人。”
在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同學們感受鐵人精神、探討鐵人精神如何在當下傳承,并基本形成共識: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印記,但是鐵人精神所彰顯的憂國奉公的情懷、敢為人先的硬氣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需要傳承與弘揚。
而大慶石油科技館展現出的現代感、科技感和工業感使同學們嘆為觀止。在該館,校黨委副書記劉斌運用自身化工專業知識,深入淺出地為營員們現場講解了原油提煉的過程。工商管理學院巴西華僑學生陳政勛說,“劉斌副書記三言兩語就讓我們明白了石油提煉工藝基本程序,現場氛圍真好,小伙伴們都很開心”。
嶺南文化研習營營員探訪中山堂、永慶坊,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等,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的廣東視察足跡;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在百里漓江、銀子巖溶洞、靖江王城、象山等地留下研習足跡……特別是在靖江王城內留存的華僑大學首任校長廖承志先生題寫的“中山長存”碑文前,同學們紛紛駐足留影。
華文學院印度尼西亞華人學生陳學友對孫中山先生作為革命先驅者表達了崇高敬意,“革命先驅精神將永緬于心,家國情懷將長寄于情”。工商管理學院香港學生王珍妮感嘆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速度,感恩自己成長于如此繁榮強大的國家,“我們有信心國家的未來定會更加遼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澳門學生楊正溢說,“恰如習大大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所說的,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們也要珍惜和大力宣傳改革開放的成果,好好學習,以后才能接過改革開放的接力棒”。而土木工程學院澳門學生黃治橋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灣區經濟,將來會變成一個強大的輻射動力器。我很興奮澳門作為其中重要的一方,在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發展工作的同時也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得益于祖國的規劃和支持,澳門前景一片明朗。”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華僑大學學生處將在2019年開展系列“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年”活動,擴大國情考察規模,推動“僑鄉文化”“海絲文化”“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足跡”研習營工作;實施“名家故里行”、“百村千人行”以及“中國文化之旅” 冬(夏)令營等實踐考察活動;啟動“中國力量”新青年計劃,圍繞“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速度、中國形象、中國風格、中國精神”等模塊開展有針對性的考察實踐活動以及青年學生領導力提升訓練;啟動“聽見匠心”文化使者計劃,組織港澳臺僑學生參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的采訪和系列研習活動。
校方表示,歡迎和鼓勵更多的港澳臺僑學生參與到各類國情教育活動中。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我的中國心”港澳臺僑學生實踐育人工程,發揮首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的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完善《中國文化之旅》通識教育課程選修課建設,推進福建省“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精品項目建設,實現實踐育人與課程育人的有機融合,擦亮僑校金字招牌,探索“知·情·意·行”四位一體的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教學模式。(通訊員:張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