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大學搭建創業“溫床” 3年孵化近百家大學生公司
2019-02-18 10:46:10網絡資源
從一無所知的大學萌新,到成為一個團隊、一個項目不可或缺的人物,甘肅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何翃閎在大學時完成他的人生夢想的第一步,為他將來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3年,何翃閎第一次跟隨老師去甘南采點時,發現藏區生活很艱苦,但牧民把牦牛當做自己兒女一樣來對待,很受感動。后來,他跟隨老師在甘南州夏河縣牙利吉鄉阿納扎西牦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做牦牛人工授精,開始培育犏雌牛。
“當時為了檢測發情、采血檢測,很多時候通宵不睡覺。”何翃閎說,與牦牛相比,犏雌牛乳質優良,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因其有較高的產奶性能而被稱為“高原奶牛”。
何翃閎及團隊培育的犏雌牛成功后,在當地積極推廣,效果非常好,幫助當地農戶脫貧增收。回到學校后,在創新創業學院老師指導下,何翃閎及團隊項目“犏雌牛繁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參加多種創新創業大賽,并榮獲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甘肅賽區金獎;以及榮獲甘肅省第九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圖為甘肅農業大學師生創新創業成果,有抱枕、相框等生活用品,也有蜂蜜、牛肉等食品。 劉玉桃 攝
圖為甘肅農業大學師生創新創業成果,有抱枕、相框等生活用品,也有蜂蜜、牛肉等食品。 劉玉桃 攝
何翃閎說:“通過學校創新創業平臺,我們的科研成果才能順利立項,也在專業老師指導與幫助下,我們參加全國很多比賽,將項目宣傳出去,這為以后成立公司奠定良好基礎。”
下一步,何翃閎計劃成立公司,培育優質犏雌牛犢和產奶犏雌牛,出售到高原地區,以及為農村合作社提供技術。
近年來,甘肅農業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索與實踐,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了首家獨立設置的創新創業學院,由校長擔任院長,配備工作人員5名,專職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同時,學校配套2000平米場地,每年300萬工作經費,支持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
截至目前,甘肅農業大學在不到三年時間里,共孵化92家大學生公司,掀起大學生校園創業“風暴”。
甘肅農業大學黨委常委閆述乾表示,受地域、資源等因素的限制,創新創業教育對一些地方農業院校來說有些力不能及。在今年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甘肅賽區決賽現場,甘肅農業大學卻以黑馬之勢殺出重圍,打破了人們的“刻板印象”。
閆述乾表示,農大搭建創新創新的平臺,給學生大膽創新實現理想的機會,同時,也縮短學生與社會對接的時間,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今后,我們將不斷增強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引領更多的學生投身到創新創業實踐中。 (記者:劉玉桃)